普车诗词>卢纶的诗>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卢纶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全诗,卢纶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古诗,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翻译,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纶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
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
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
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译文

静坐亭中,眼见春云渐渐消逝,暮色降临,却无法传递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平坦的河川,友人离去的身影越发遥远,和煦的阳光下,大雁也显得飞得迟缓。

面对美酒,青山依旧长存,而我赏花之际,鬓发却已开始斑白衰老。

有谁能忍受登上这灞桥柳岸,徒增思乡怀旧的悲伤呢?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注释

  • 灞亭:指灞桥边的亭子,在长安东。古人为客人送行,常在此处设宴饯别。
  • 苗员外:苗姓员外郎。员外郎,官名。
  • 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皇甫姓侍御史,或庾姓侍郎。侍御史,官名。侍郎,官名。
  • 坐见:静静地看着。
  • 无因:没有办法,无法。
  • 所思:所思念的人。指皇甫侍御(或庾侍郎)。
  • 川平:河川平缓开阔。
  • 日暖:阳光温暖。
  • 对酒:面对美酒。
  • 鬓自衰:鬓发自然衰老。
  • 堪:忍受。
  • 灞岸:灞桥两岸。灞桥,在长安东,是古人送别之地。
  • 旧乡悲:思念故乡的悲伤。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讲解

这首诗是卢纶在春日灞亭送别友人苗员外时,遥寄给皇甫侍御(或庾侍郎)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而产生的淡淡的感伤。

首联点明时间和背景,诗人坐在灞亭中,眼见春云消散,暮色降临,思念远方的友人。一个“坐”字,暗示了诗人久坐等待的心情,也烘托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无因报所思”直接抒发了无法传递思念的遗憾。

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平坦的河川,友人离去的身影渐远,温暖的阳光下,大雁也飞得迟缓,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缓慢,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诗人用“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等意象,将离别之情融入景物之中,含蓄而深沉。

颈联转入对自身的感叹。“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面对美酒,青山依旧,而自己的鬓发却已衰老,时光流逝的无情和自身青春不再的感慨油然而生。这两句诗将自然之永恒与人生之短暂形成对比,更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感伤。

尾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谁又能忍受登上这灞桥柳岸,徒增思乡怀旧的悲伤呢?灞桥是古人送别之地,诗人在此送别友人,睹物思人,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这种离别之情的厌倦,也暗示了自己不愿再次经历这种伤感的的心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抒情写景的佳作。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eaa4d9ea30bd337aec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