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龟蒙的诗>奉和袭美太湖>

奉和袭美太湖,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全诗,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古诗,奉和袭美太湖翻译,奉和袭美太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陆龟蒙

霞岛焰难泊,云峰奇未收。
萧条千里湾,独自清如秋。
古岸过新雨,高萝荫横流。
遥风吹蒹葭,折处鸣飕飕。
昔予守圭窦,过于回禄囚。
日为籧筁徒,分作祗裯雠。
愿狎寒水怪,不封朱毂侯。
岂知烟浪涯,坐可思重裘。
健若数尺鲤,泛然双白鸥。
不识号火井,孰问名焦丘。
我真鱼鸟家,尽室营扁舟。
遗名复避世,消夏还消忧。

奉和袭美太湖译文

彩霞笼罩的岛屿,火光闪耀难以停泊,奇异的云峰,奇景未尽,还未完全收拢。 空旷萧条的千里湖湾,独自清澈得如同秋季。 古老的湖岸经过新雨的洗礼,高大的藤萝在水面横斜,形成荫蔽。 远处的风吹动着芦苇,折断之处发出飕飕的声响。 过去我镇守圭窦山,感觉比被火神囚禁还要难受。 每日像制作竹席的工匠一样劳作,又像和被褥枕头有仇一样,不得安眠。 我宁愿与寒冷水中的怪物为伍,也不愿接受高官厚禄。 哪里知道在这烟波浩渺的湖边,坐着就可以思量着准备过冬的裘衣。 身体健壮得像几尺长的鲤鱼,自由自在得像一对白鸥。 不认识那个被称为“火井”的地方,谁又会问起那片焦土山丘的名字呢? 我真是属于鱼鸟的,全家都住在小船上。 抛弃名利,躲避世事,在这里消磨夏日,排遣忧愁。

奉和袭美太湖注释

  • 奉和:用原韵和诗。袭美:即皮日休,字袭美。
  • 霞岛:指太湖中的岛屿,因朝霞夕阳映照而得名。
  • 焰难泊:形容岛屿在霞光映照下,如同燃烧的火焰,难以停靠船只。
  • 云峰:指环绕太湖的群山。
  • 萧条:空旷冷落的样子。
  • 湾:湖湾。
  • 古岸:指太湖边年代久远的堤岸。
  • 新雨:刚下过的雨。
  • 高萝:高大的藤萝植物。
  • 横流:藤萝横斜在水面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飕飕(sōu sōu):风吹动芦苇的声音。
  • 圭窦(guī dòu):山名,作者曾在此地做县令。
  • 回禄(huí lù):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 籧筁(qú qū)徒:制作竹席的工匠。籧筁,竹席。
  • 祗裯(zhī chóu)雠:与被褥枕头为仇,形容不得安眠。祗、裯,都是被褥。
  • 狎(xiá):亲近。
  • 寒水怪:指生活在太湖中的水族生物。
  • 朱毂(zhū gǔ)侯:指达官显贵。朱毂,红色车轮,是古代贵族乘坐的车辆。
  • 重裘(chóng qiú):厚厚的皮衣,指过冬的衣物。
  • 鲤:鲤鱼。
  • 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 火井:古代传说中能喷火的井。
  • 焦丘:烧焦的山丘。
  • 扁舟:小船。

奉和袭美太湖讲解

这首诗是陆龟蒙奉和皮日休的《太湖》之作,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首联描绘了太湖的景色,霞光映照下的岛屿如火焰般难以靠近,云峰环绕,景色奇特而壮丽。颔联进一步描写太湖的空旷萧条,以及湖水的清澈,突出了太湖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

颈联写雨后太湖的景色,古老的堤岸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更加清新,高大的藤萝在水面横斜,形成一片绿色的荫蔽。远处的风吹动着芦苇,发出飕飕的声响,更增添了湖面的寂静和空旷。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回忆起过去在圭窦山做县令的经历,感觉比被火神囚禁还要难受。每日劳作,不得安眠,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不满。

接下来的四句转入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宁愿与寒冷水中的怪物为伍,也不愿接受高官厚禄。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在烟波浩渺的湖边,思量着准备过冬的裘衣,身体健壮得像鲤鱼,自由自在得像白鸥。

尾联表达了诗人隐逸的决心和乐趣,他要像鱼鸟一样生活,全家都住在小船上,抛弃名利,躲避世事,在这里消磨夏日,排遣忧愁。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太湖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陆龟蒙[唐代]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a6c51abe1a75fc9222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