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学箕的诗>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刘学箕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全诗,刘学箕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古诗,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翻译,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学箕

积雨平田水接天,乍晴云日焕山川。
净无馀馥延春艳,缛有繁阴长夏妍。
泛泛荷衣青倚盖,轻轻柳絮白飞绵。
一声布谷催清晓,节物惊心挠醉眠。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译文

连绵的雨水使得田野水位上涨,几乎与天相接,雨后初晴,阳光照耀下的云彩和山川焕发出新的光彩。 残存的花朵已经凋零殆尽,春天美丽的景色也随之消逝,茂盛的树木带来了浓密的绿荫,预示着漫长的夏天将要到来。 水面上浮动着翠绿的荷叶,像是撑开的青色伞盖,轻盈的柳絮漫天飞舞,像是洁白的棉絮。 一声布谷鸟的啼叫,催促着清晨的到来,时令节气的变化,令人心惊,扰乱了醉后的睡眠。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注释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
  • 平田:地势平坦的田野。
  • 水接天:形容雨水充沛,水位上涨,几乎与天相接。
  • 乍晴:刚刚放晴。
  • 云日:阳光和云彩。
  • :光彩焕发。
  • 山川:山和河流,泛指自然景色。
  • 净无馀馥(fù):花朵凋零殆尽,几乎没有残留的香气。馥,香气。
  • 延春艳:春天美丽的景色延续。
  • 缛(rù):繁茂。
  • 繁阴:茂密的树荫。
  • 长夏:漫长的夏天。
  • 妍(yán):美丽。
  • 泛泛:漂浮的样子。
  • 荷衣:荷叶。
  • 青倚盖:翠绿的荷叶像撑开的青色伞盖。
  • 轻轻:轻盈的样子。
  • 柳絮:柳树的种子,成熟后会飘飞。
  • 白飞绵:像洁白的棉絮一样飞舞。
  • 布谷:布谷鸟,也叫杜鹃鸟,常在春末夏初鸣叫。
  • 催清晓:催促清晨的到来。
  • 节物:时令节气的景物。
  • 惊心:使人感到心惊。
  • 挠(náo):扰乱。
  • 醉眠:醉后的睡眠。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刘学箕在春末夏初,因病酒初醒,有感于时序更替、韶华易逝而作。诗人通过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色、残春的景象以及初夏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豁然开朗的心情。“积雨平田水接天,乍晴云日焕山川”两句,用“积雨”、“平田”、“水接天”等词语,描绘了雨水充沛的景象,然后用“乍晴”、“云日”、“焕山川”等词语,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明媚景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颔联描写了残春初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净无馀馥延春艳,缛有繁阴长夏妍”两句,用“净无馀馥”和“延春艳”对比,写出了春天即将逝去;用“缛有繁阴”和“长夏妍”对比,写出了初夏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残春和初夏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颈联描写了初夏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泛泛荷衣青倚盖,轻轻柳絮白飞绵”两句,分别描写了荷叶和柳絮的形态,用“青倚盖”形容荷叶的翠绿和形状,用“白飞绵”形容柳絮的洁白和轻盈。诗人通过对荷叶和柳絮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喜爱。

尾联描写了布谷鸟的啼叫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一声布谷催清晓,节物惊心挠醉眠”两句,用“布谷”的啼叫,点明了时序的变化,用“惊心”和“挠醉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时序变化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刘学箕[宋代]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441603996a9e32666e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