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照邻的诗>七日登乐游故墓>

七日登乐游故墓,卢照邻七日登乐游故墓全诗,卢照邻七日登乐游故墓古诗,七日登乐游故墓翻译,七日登乐游故墓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照邻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
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
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
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
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

七日登乐游故墓译文

四季更替,律管周而复始,岁首三正,玑衡运转光明照耀。广阔的原野开始泛出淡淡的黄色,向阳的山冈迎来清晨的远眺。高耸的华山宛如承接甘露的手掌,广阔的土地划分出星辰对应的疆界。汉朝陵寝令人眷恋逝去的英灵,秦淮河畔引人怀想曾经的凭吊。蚂蚁在青田玉上浮游,好似在饮酒,黄莺在紫芝丛中歌唱,音调和谐美妙。柳树的颜色摇曳着美好的年华,冰的纹路荡漾着春日的光照。远离尘世的喧嚣,高尚的情怀与万物的玄妙相契合。采集兰草,清淡闲适,流连忘返,阳光倾泻到幽深的岩谷。

七日登乐游故墓注释

  • 缇籥(tí yuè):古代主管律历的官署,也指律管。
  • 三正:指夏历、殷历、周历,岁首不同。
  • 璿耀(xuán yào):指玑衡,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这里指光明照耀。
  • 旸山(yáng shān):向阳的山。
  • 露掌:指华山上的承露盘,形似手掌。
  • 星徼(xīng jiǎo):星辰对应的疆界。
  • 汉寝:汉朝的陵墓。
  • 秦江:秦淮河。
  • 蚁泛青田酌:以蚂蚁浮游于青田玉之上,比喻饮酒。
  • 紫芝:一种珍贵的草药。
  • 冰文:冰的纹路。
  • 谢群动:远离尘世的喧嚣。
  • 众妙:万物的玄妙。
  • 兰游:采集兰草。
  • 澹:清淡闲适。
  • 岩窈(yán yǎo):幽深的岩谷。

七日登乐游故墓讲解

这首诗是卢照邻登乐游原故墓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开篇描绘了时序更替、大地回春的景象,点明了登临的时节。接着,诗人将视野转向历史,联想到汉朝的陵寝和秦淮河的凭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中间几句,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物:蚂蚁在青田玉上浮游,黄莺在紫芝丛中歌唱,柳树摇曳,冰纹荡漾,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追求高尚情怀的志向,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他流连于山水之间,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体悟着万物的玄妙,最终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志向。

卢照邻[唐代]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11a6d4e7f4424c6997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