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廖行之的诗>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廖行之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全诗,廖行之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古诗,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翻译,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廖行之

十幅风蒲下碧川,别怕何惜醉金船。
娄公正遣江流稳,庾老宁辜月影娟。
善世如君皆夙望,泽民应我愧前贤。
荣华莫美城南杜,早晚还亲尺五天。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译文

十幅风动的蒲帆低垂在碧绿的江面上,送别友人,又何必吝惜这满载美酒的金船,尽情畅饮吧。

相信娄师德一定会保佑江流平稳,正如庾亮不会辜负那水中娟丽的月影。

像你这样有德行的人,都是人们一向期望的,而我济世安民的功绩,实在愧对先贤。

不要羡慕杜甫在城南的荣华生活,早晚我们还是要亲近那高远的朝廷。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注释

  • 伯华:指作者的朋友,具体生平不详。
  • 风蒲:风中摇曳的蒲帆。
  • 碧川:碧绿的江水。
  • 金船:指装饰华丽的船只,这里代指装满美酒的船。
  • 娄公:指唐朝名相娄师德,以稳重著称。这里指希望友人归途平安。
  • 庾老:指晋朝名士庾亮,喜爱赏月。这里指美景不应辜负。
  • 娟:美好,多指女子容貌,这里形容月影。
  • 善世:使社会变得更好,济世。
  • 泽民:使百姓得到好处,利民。
  • 城南杜:指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曾在成都草堂居住。
  • 尺五天:比喻朝廷,指距离天子很近的地方。古时以“天”比喻皇帝,一尺五寸指距离很近。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其一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自身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全诗情感复杂,既有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又有对自己未能像先贤那样泽被百姓的自责,也流露出对仕途的向往。

  • 首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以风帆低垂、美酒满船,营造出依依不舍的氛围。
  • 颔联用娄师德和庾亮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途平安、不辜负美景的祝愿。
  • 颈联以赞扬友人与自谦相结合,表达了对自身未能实现济世安民理想的愧疚。
  • 尾联以杜甫的典故作比,暗示了对友人的期许,也表达了自己希望重返朝廷的愿望。

全诗用典较多,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作者通过景物描写、典故引用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诗风沉郁顿挫,耐人寻味。

廖行之[宋代]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f8fb3508dc61626d13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