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逋的诗>寄薛学士>

寄薛学士,林逋寄薛学士全诗,林逋寄薛学士古诗,寄薛学士翻译,寄薛学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逋

飞徵偶未下天衢,古群宽闲且寄居。
曾许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书。
高斋已想闲丹灶,清梦谁同话直庐。
江外敢知无别计,只携琴鹤听新除。

寄薛学士译文

您高飞的征召或许还未从天庭降下,暂且在这古老的官府中宽心地闲居。

您曾允许我这平民百姓也能递上名帖求见,时常留我吃些粗茶淡饭,一同阅读书籍。

我已然想象到您在高雅的斋房里悠闲地摆弄炼丹的炉灶,清幽的梦境中,又有谁能与您一同谈论在值班官署中的经历呢?

身在江湖之外,我怎敢有什么其他的打算,只想带着琴和鹤,静听朝廷颁布新的任命。

寄薛学士注释

  • 薛学士: 指薛映,字宾王,北宋官员,曾任集贤校理、著作郎等职。林逋曾与他交往。
  • 飞徵: 比喻朝廷的征召,征召贤才如同飞鸟高飞。
  • 天衢: 指天上的道路,比喻朝廷。
  • 古郡: 指薛映所任职的地方,带有古老、偏远之意。
  • 布衣通一刺: 布衣,平民百姓。刺,名帖。意思是允许平民百姓拜访。
  • 蔬食: 粗茶淡饭。
  • 高斋: 高雅的斋房。
  • 丹灶: 炼丹的炉灶,隐喻修身养性。
  • 直庐: 指在朝廷值班的官署。
  • 江外: 指林逋隐居的西湖一带。
  • 新除: 指朝廷新下的任命。除,授官。

寄薛学士讲解

这首诗是林逋写给薛映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薛映的敬佩和关心,以及自己隐逸的情怀。

首联写薛映可能尚未得到朝廷的重用,暂时在地方任职。用“飞徵未下”、“古郡宽闲”来衬托薛映的才华被埋没,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沉浮不定。

颔联回忆了两人交往的情景,表明薛映平易近人,不以官位自居,对林逋这样的隐士也十分尊重。

颈联则进一步描写了薛映高洁的品格和生活情趣,想象他悠闲地炼丹修身,以及对过去在朝廷任职的回忆。用“丹灶”和“直庐”对比,突出了薛映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境。

尾联表达了林逋自己安于隐逸,不求仕进的志向,只想带着琴鹤,远离尘世,静观其变。也表达了对薛映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得到朝廷的重用。

全诗语言含蓄,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敬佩,也抒发了自己隐逸的情怀,体现了林逋清高淡泊的品格。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林逋[宋代]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c6462eee29b060629f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