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频的诗>闻北虏入灵州>

闻北虏入灵州,李频闻北虏入灵州全诗,李频闻北虏入灵州古诗,闻北虏入灵州翻译,闻北虏入灵州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频

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
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
见说灵州战,沙中血未干。
将军日告急,走马向长安。

闻北虏入灵州译文

一夜之间,黄河冰面冻结,北方敌人的骑兵侵入了灵州。

年年都要征兵出战,难以防备边塞秋季草木枯黄,敌人来犯。

听说灵州一带战事吃紧,战场上士兵的鲜血还未干涸。

将军每天都告急,快马飞奔向长安求援。

闻北虏入灵州注释

  • 北虏: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这里指侵扰边境的敌人。
  • 灵州:唐代重要边镇,在今宁夏灵武一带。
  • 河冰:指黄河冰面。
  • 虏骑:敌人的骑兵。
  • 岁岁:每年,年年。
  • 征兵:征召士兵。
  • 塞草:边塞上的草。秋季枯黄,易于敌人隐蔽。
  • 见说:听说。
  • 沙中血未干:形容战争的残酷,士兵牺牲众多。
  • 将军:指驻守灵州的将领。
  • 告急:向上级报告紧急情况,请求支援。
  • 走马:指骑快马。
  • 长安:唐朝都城,今陕西西安,是朝廷所在地。

闻北虏入灵州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境战事频繁、局势危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戍边将士的同情。

首联写敌军突然入侵。 “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极言事发突然,敌军行动迅速。黄河结冰,敌人得以长驱直入,直逼灵州,暗示了边防的疏忽和形势的紧迫。

颔联写战事频繁,防不胜防。“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道出了连年征战的现实,以及边防的困境。每年都要征兵,但仍然难以防备。秋季塞草枯黄,为敌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使得防守更加困难。

颈联描写战争的残酷。“见说灵州战,沙中血未干”,用“血未干”三个字,渲染了战场的惨烈,暗示了牺牲的巨大。

尾联写将士告急求援。“将军日告急,走马向长安”,描绘了前线将领焦急万分,只能派快马向朝廷告急求援的场景,进一步烘托了局势的危急。全诗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展现了边境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李频[唐代]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b10a0eab3aed0a0a97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