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龟蒙的诗>丹阳道中寄友生>

丹阳道中寄友生,陆龟蒙丹阳道中寄友生全诗,陆龟蒙丹阳道中寄友生古诗,丹阳道中寄友生翻译,丹阳道中寄友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陆龟蒙

烟树绿微微,春流浸竹扉。
短蓑携稚去,孤艇载鱼归。
海俗芦编室,村娃练束衣。
旧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
锦鲤冲风掷,丝禽掠浪飞。
短亭幽径入,陈庙数峰围。
地废金牛暗,陵荒石兽稀。
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晖。

丹阳道中寄友生译文

烟雾笼罩的树木,绿色显得淡淡的,春天的流水浸润着竹子编成的门。农人披着短蓑衣,带着孩子出门,孤零零的小船载着捕来的鱼儿归来。海边人家用芦苇编织房屋,村里的孩子穿着短小的练束衣。过去栽种的奴橘已经老去,新砍的桑树长势肥壮。锦鲤迎着风跳跃,水鸟贴着水面飞翔。沿着幽静的小路进入短亭,周围是几座山峰环绕的古老庙宇。埋藏金牛的土地已经荒废,帝王陵墓前的石兽也变得稀少。思念你我一同远望,船帆上残留着夕阳的余晖,让人感到惆怅。

丹阳道中寄友生注释

  • 丹阳: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
  • 友生:朋友。
  • 微微:淡淡的样子。
  • 竹扉:竹子编成的门。
  • 短蓑:用草或棕毛编织的短小雨衣。
  • 稚:小孩。
  • 海俗:海边的风俗。
  • 芦编室:用芦苇编织的房屋。
  • 村娃:乡村的孩童。
  • 练束衣:用熟绢制成的短衣。
  • 奴橘:指品质较差的橘子。古代常以“奴”称呼品质低劣之物。
  • 刈(yì):割,砍。
  • 女桑:指桑树,古时采桑多为妇女。
  • 锦鲤:一种色彩鲜艳的鲤鱼。
  • 丝禽:水鸟。
  • 短亭:路边供人休息的亭子。
  • 陈庙:年代久远的庙宇。
  • 金牛:传说古代埋藏金牛以镇压水患,这里指埋藏金牛的地方。
  • 陵荒:帝王陵墓荒废。
  • 石兽:帝王陵墓前设置的石雕兽像。
  • 思君:思念你。
  • 同一望:一同远望。
  • 怨馀晖:抱怨残余的阳光,表达惆怅之情。

丹阳道中寄友生讲解

这首诗是陆龟蒙在丹阳途中寄给朋友的。诗歌描绘了丹阳的田园风光和诗人旅途中的感受。

首联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烟雾笼罩着树木,流水浸润着竹门,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颔联描绘了农人的生活,他们披蓑带子,渔人满载而归,展现了农村的生机。颈联描写了丹阳当地的风俗,海边人家用芦苇盖房子,村里的孩子穿着短衣,突出了地方特色。

腰联描写了植物的生长,老橘树和新桑树,一老一新,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锦鲤跳跃和水鸟飞翔,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活力。

尾联由景入情,描写了诗人看到的古迹,荒废的土地和稀少的石兽,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并借夕阳的余晖抒发了惆怅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细腻生动,既展现了丹阳的田园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历史的兴衰的感慨,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陆龟蒙[唐代]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2507a8027374a33e8f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