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柳永的诗>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柳永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全诗,柳永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古诗,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翻译,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柳永

东风催露千娇面。
欲绽红深开处浅。
日高梳洗甚时忄欠,点滴燕脂匀未遍。
霏微雨罢残阳院。
洗出都城新锦段。
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风颤。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译文

和煦的东风吹拂,催开了海棠千娇百媚的容颜。花朵含苞欲放时,红色深浓;完全盛开后,颜色反而变得浅淡。阳光高照,花儿不知何时才能梳洗打扮完毕?点点滴滴的胭脂,似乎还未均匀涂抹在花瓣上。

一场微微细雨过后,夕阳映照着寂静的庭院,将这海棠映衬得如同新裁剪出来的华美锦缎。美丽的女子伸出纤细的手,轻轻摘下一枝芬芳的海棠花,插在发髻上,花枝随着微风轻轻颤动。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注释

  • 木兰花: 词牌名,又名“玉楼春”“西湖曲”等。
  • 林钟商: 词调名,是木兰花的一种变体。
  • 东风: 春风。
  • 千娇面: 形容花朵娇媚动人的容颜。
  • 燕脂: 胭脂,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
  • 匀未遍: 还没有均匀涂抹。
  • 霏微: 细微,轻微。
  • 残阳院: 夕阳映照下的庭院。
  • 锦段: 精美的丝织品,比喻海棠色彩鲜艳。
  • 纤手: 指女子纤细白嫩的手。
  • 钗头: 发髻上插戴的饰物。
  • 和风颤: 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颤动。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讲解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海棠花在春风雨后娇艳动人的姿态,以及美人赏花、簪花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上阕着重描写海棠花的娇媚。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海棠花比作美人,描绘了花朵初绽、盛开的不同状态,以及花瓣上点点露珠如同胭脂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海棠花的娇艳之美。

下阕则描写了雨后夕阳下的海棠花,以及美人簪花的场景。词人将海棠花比作新裁剪的锦缎,突出了其色彩的鲜艳。美人摘花簪发的动作,更衬托出花的美丽和人的优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首词也反映了柳永词作的一些特点:

  • 善于描写细节: 词中对海棠花的花色、露珠,以及美人簪花的动作等细节的描写,都十分生动细腻。
  • 语言通俗流畅: 词的语言明白晓畅,没有艰涩难懂的字句,易于理解和接受。
  • 富有生活气息: 词中描写的美人赏花、簪花的场景,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82777650de957b662c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