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骆宾王的诗>四月八日题七级>

四月八日题七级,骆宾王四月八日题七级全诗,骆宾王四月八日题七级古诗,四月八日题七级翻译,四月八日题七级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骆宾王

化城分鸟堞,香阁俯龙川。
复栋侵黄道,重檐架紫烟。
铭书非晋代,壁画是梁年。
霸略今何在,王宫尚岿然。
二帝曾游圣,三卿是偶贤。
因兹游胜侣,超彼托良缘。
我出有为界,君登非想天。
悠悠青旷里,荡荡白云前。
今日经行处,曲音号盖烟。

四月八日题七级译文

远远望去,那高耸的佛塔宛如天空中的化城,层层叠叠的塔檐就像鸟儿栖息的城堞。香气缭绕的楼阁,俯视着蜿蜒流淌的龙川。

重叠的栋梁似乎侵入了天上的黄道,层层叠叠的屋檐仿佛架在紫色的云雾之上。

塔上的铭文并非晋代所刻,壁画却是梁朝的遗迹。

昔日称霸一方的伟业如今又在哪里呢?只有这古老的王宫依旧巍然屹立。

据说梁武帝和梁简文帝曾在此游览,而谢眺、王筠、刘孝绰三位贤臣也曾偶然在此相聚。

因此,我们这些游览胜地的好友,才能超越尘世,结下美好的缘分。

我身处这有为的世界,而你却似乎已登上了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

在这无边无际的青翠旷野中,我们心怀坦荡地漫步在洁白的云朵之前。

今日我们游览此地,耳边回响着那首名为《盖烟》的古老乐曲。

四月八日题七级注释

  • 化城: 佛教用语,比喻虚幻不实之物。这里指佛塔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 鸟堞: 城墙上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垛口,这里形容塔的层层檐角。
  • 香阁: 散发着香气的楼阁,指佛寺中的建筑。
  • 龙川: 指蜿蜒的河流。
  • 复栋: 重叠的栋梁。
  • 黄道: 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
  • 重檐: 多层屋檐。
  • 紫烟: 紫色的云雾,形容塔的高耸和云雾缭绕。
  • 铭书: 指塔上的铭文。
  • 晋代: 指晋朝。
  • 壁画: 墙壁上的绘画。
  • 梁年: 指梁朝时期。
  • 霸略: 称霸天下的策略和功业。
  • 王宫: 古代的宫殿。
  • 岿然: 巍然屹立,不动摇的样子。
  • 二帝: 指梁武帝萧衍和梁简文帝萧纲。
  • 圣: 圣明的。
  • 三卿: 指谢眺、王筠、刘孝绰,都是梁朝的著名大臣和文学家。
  • 偶贤: 偶然在此相聚的贤士。
  • 胜侣: 游览胜地的好友。
  • 超彼: 超越尘世。
  • 托良缘: 结下美好的缘分。
  • 有为界: 指佛教中的有为法,指世间一切有生灭变化的现象。
  • 非想天: 指佛教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是色界最高的境界,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
  • 青旷: 指广阔的青翠原野。
  • 盖烟: 古乐府曲名,相传是古代神仙所作。

四月八日题七级讲解

这首诗是骆宾王登上七级浮屠(佛塔)时所作,描写了佛塔的高耸壮丽,并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前四句,诗人描绘了七级浮屠的外观,用“化城”、“鸟堞”、“香阁”、“龙川”等意象,展现了佛塔的雄伟和周围环境的优美。中间四句,诗人通过塔上的铭文和壁画,追溯了佛塔的历史,并感叹了昔日霸业的消逝和王宫的依旧存在。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引用了梁武帝、梁简文帝和谢眺等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暗示了自己与友人在此游览的缘分。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既有对尘世的超脱,也有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对景物的描写,也有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骆宾王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其中,“霸略今何在,王宫尚岿然”一句,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我出有为界,君登非想天”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骆宾王[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abf7a0ed7b55c95665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