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频的诗>过嵩阴隐者>

过嵩阴隐者,李频过嵩阴隐者全诗,李频过嵩阴隐者古诗,过嵩阴隐者翻译,过嵩阴隐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频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过嵩阴隐者译文

隐者的家门正对着少室山,我拄着拐杖,又披上衣服,久久地望着。他每日醒来又喝醉,世事纷扰,似乎与他无关,也没有人来评判他的对错。书架上的书被随意抽取,显得有些杂乱,庭院中的果实也稀稀拉拉,没剩下多少。只有我这个来自江南的客人,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去。

过嵩阴隐者注释

  • 嵩阴隐者:指居住在嵩山南面的隐士。嵩阴,嵩山南面。隐者,隐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 当门:正对着门。
  • 少室:山名,为嵩山的一部分。
  • 倚杖:拄着拐杖。
  • 披衣:披上衣服。表示随意自在。
  • 醒还醉:醒来又喝醉。形容隐者生活随意,不拘形迹。
  • 是与非:指世俗的对错、是非。
  • 架书抽读乱:书架上的书被随意抽取,显得杂乱。
  • 庭果摘尝稀:庭院中的果实被摘来品尝,所剩无几。
  • 江南客:指诗人自己。当时李频客居河南。
  • 思家未得归: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去。

过嵩阴隐者讲解

这首诗是李频客居嵩山时拜访隐者所作,描绘了隐者闲适自在的生活,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思乡的情感。

首联点明环境,隐者的家门正对着少室山,环境清幽。颔联描写隐者的生活状态,每日醒来又喝醉,超脱世俗,不问是非。颈联则通过“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两个细节,进一步刻画隐者生活的随意和简朴。书架上的书随意翻阅,庭院中的果实稀稀拉拉,都暗示了隐者不拘小节、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尾联笔锋一转,写诗人自己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去的愁绪,与隐者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羡慕之情。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淡远,通过对隐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隐者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诗人自己思乡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隐者生活的赞美,也有诗人自己身不由己的感慨,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李频[唐代]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a7348c79aad536c16b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