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题长春子自画>

题长春子自画,林景熙题长春子自画全诗,林景熙题长春子自画古诗,题长春子自画翻译,题长春子自画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
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
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
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题长春子自画译文

曾经辟谷修炼,吞吐日月精华,沐浴春风,精气神不衰老,聚敛精气神三花。玄关一窍通达无极之境,白发苍苍的余生,笑看人生的有限。像野鹤一样与秀竹为伴,盟誓清高,在洞府云深之处,食用仙灵的瓜果。展开画卷,仿佛能看到榴皮的斑驳痕迹,倍加珍惜,如同回到了隐居的故乡。

题长春子自画注释

  • 长春子:指元代道士丘处机,道号长春子。林景熙此诗所题的画作即丘处机的自画像。
  • 辟谷: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不食五谷,以求清静长生。
  • 日月华:指日月的光华,道家认为可以吸取日月精华以修炼。
  • 三花:道教内丹学术语,指精、气、神。聚三花即指精、气、神聚敛不散。
  • 玄关:道教内丹学术语,指人身中的一个重要穴位,是修炼的关键。
  • 无极:道家哲学概念,指宇宙本源的混沌状态,是太极之前的状态。
  • 有涯:有限的生命。
  • 秀竹:挺拔秀丽的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
  • 灵瓜:仙灵的瓜果,指道家修炼者所食用的食物。
  • 榴皮迹:指画作年代久远,纸张出现斑驳的痕迹,像石榴皮一样。
  • 东老:指东陵侯召平,秦朝人,秦亡后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此处借指隐居的生活。

题长春子自画讲解

这首诗是林景熙为丘处机的自画像所题。全诗表达了对丘处机高深道行的敬佩和对其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

首联“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描绘了丘处机修炼的场景,通过辟谷、吞吐日月精华等细节,突出了其道行的精深,以及修道养生所达到的不老境界。

颔联“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进一步阐释了丘处机修道的境界,玄关一窍打通,直达宇宙本源,表现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即使年老发白,依然能够笑看人生的局限。

颈联“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描绘了丘处机隐逸的生活,与野鹤为伴,盟誓于秀竹,象征其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在洞府云深之处,食用仙灵的瓜果,更增添了其生活的神仙气息。

尾联“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表达了诗人对丘处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看到画像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更加珍惜这份情谊,感觉就像回到了隐居的故乡一样,充满了亲切和归属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丘处机修炼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术语和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96003a591be75cdd1d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