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大家都搜: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译文
我家住在敬亭山下,常常追随谢朓的遗风创作诗歌。
虽然与谢公相隔数百年,他的风采却宛如昨日。
登上高处,面对清冷的秋月,向下望去,是青翠的山峦和城郭。
俯视着水中的鸳鸯白鹭,它们自由自在地饮水觅食,鸣叫跳跃。
先生您虽然仕途坎坷,就像瑶台雪中的白鹤一样高洁。
您独自站立,观察着天上的浮云,心中充满了远大的抱负。
时常来访,对我报以微笑,即使只用葵菜和豆叶招待您也心满意足。
世间的道路如同秋风般凄凉,相逢的人们都显得失意而孤独。
我腰间佩戴着精美的玉具剑,心中许下了诺言,绝不轻易改变。
壮士不可轻视,我们相约在云中的楼阁相见,共同建功立业。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注释
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
谢公:指谢朓,南朝齐诗人,曾任宣城太守。
风期:风采,气度。
素秋月:指清冷的秋月。素,白色,这里形容月色的清冷。
鸳鹭:鸳鸯和白鹭,这里泛指水鸟。
饮啄:饮水觅食。
夫子:古代对老师或年长者的尊称,这里指崔侍御。
蹭蹬(cèng dèng):仕途不顺利,不得志。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楼台。
葵与藿(kuí yǔ huò):葵菜和豆叶,指粗劣的食物。
玉具剑:用玉装饰剑柄、剑鞘的剑,是贵族佩带的。
意许:心中许诺。
遗诺:轻易改变诺言。
云阁:高耸入云的楼阁,比喻显贵之地或建功立业的地方。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敬亭山时寄给崔侍御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崔侍御的仰慕之情,以及对自身抱负的抒发。
诗的首联点明地点和仰慕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谢朓的追慕之情。颔联描写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之景,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开阔的背景。颈联则转为描写崔侍御的处境和品格,赞扬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以及与崔侍御共同建功立业的决心。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人物品格的赞美,更有对自身抱负的抒发,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诗中“瑶台雪中鹤”、“独立窥浮云”等意象,也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772de2a9c048c855d12.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