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骆宾王的诗>送刘少府游越州>

送刘少府游越州,骆宾王送刘少府游越州全诗,骆宾王送刘少府游越州古诗,送刘少府游越州翻译,送刘少府游越州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骆宾王

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
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
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
如何沟水上,凄断听离弦。

送刘少府游越州译文

我曾隐居山林,枕石而眠,你胸怀经纶,将要游历三越之地。在离亭分手,就像仙鹤分开了翅膀,在对岸遥指,那里有如龙的江川。秋露降临,蝉鸣渐渐停止,寒意袭来,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在这护城河边,怎能忍受凄凉的离别之声?

送刘少府游越州注释

  • 少府:官名,县尉的别称。
  • 越州:古州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一丘:指隐居之地。
  • 枕石:以石头为枕,形容隐居生活。
  • 三越:指古代越国的三个部分,这里泛指越地,即今浙江一带。
  • 怀铅:古代用铅粉书写,便于修改,后用以指读书、学习。
  • 离亭:古时送别之所。
  • 鹤盖:用鹤羽装饰的车盖,形容高贵。这里比喻送别友人。
  • 龙川:指江河,因古代传说龙能兴云布雨,故以龙来比喻江河。
  • 沟水:护城河。
  • 离弦:离别的琴弦,指送别时的琴声。

送刘少府游越州讲解

这首诗是骆宾王送别刘少府游历越州时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包含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

首联“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概括了两人不同的生活状态。诗人自述曾隐居山林,而友人则胸怀大志,准备前往越州施展才华。这为后面的送别奠定了基调。

颔联“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用“鹤盖”比喻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龙川”则暗示了越州的美好风光和发展前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颈联“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秋露降临,蝉鸣停止,寒意袭来,大雁南飞,这些景物都暗示着离别的伤感和凄凉。

尾联“如何沟水上,凄断听离弦”,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难以承受的离别之情。护城河边的离别,更增添了凄凉的气氛,使诗人更加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骆宾王[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39307d7d9add62b339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