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处全的诗>朝中措(夜坐有感)>

朝中措(夜坐有感),李处全朝中措(夜坐有感)全诗,李处全朝中措(夜坐有感)古诗,朝中措(夜坐有感)翻译,朝中措(夜坐有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处全

晦庵四至似天宽。
生计有心田。
闲弄炉薰茗碗,困寻纸帐蒲团。
商山橘隐,须弥芥纳,容与湖天。
谁笑先生贫窭,东篱无数金钱。

朝中措(夜坐有感)译文

朱熹的学问广大精深,如同无边无际的天空。我的生活自有耕耘的心田供养。闲暇时点燃炉中的熏香,摆弄茶碗,困倦时便在纸帐蒲团中小憩。像商山四皓一样隐居,又能像须弥山容纳芥子般包容万物,悠然自得地生活在湖光山色之间。谁会嘲笑我生活贫困呢?你看那东篱之下,盛开的菊花,不就像无数的金钱吗?

朝中措(夜坐有感)注释

  • 晦庵:指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号晦庵,故称。朱熹学问精深,影响巨大。
  • 四至:指四方边界,这里形容朱熹的学问广大无边。
  • 天宽:形容像天一样宽广。
  • 生计有心田:指生活自有来源,不为外物所累。“心田”比喻内心的耕耘和精神的寄托。
  • 炉薰:熏炉中燃烧的香料。
  • 茗碗:茶碗。
  • 纸帐蒲团:用纸糊的简陋帐子和蒲草编织的坐垫,形容生活简朴。
  • 商山橘隐: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位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隐居在商山,采橘而食。此处借指隐居生活。
  • 须弥芥纳:语出佛经,须弥山巨大,芥子极小,但须弥山可以容纳于芥子之中,比喻包容性极大。
  • 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 湖天:指湖光山色。
  • 贫窭(jù):贫困。
  • 东篱: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后常用“东篱”指菊花,也代指隐居生活。
  • 金钱:这里指菊花。菊花色黄,形似金钱,故称。

朝中措(夜坐有感)讲解

这首词是作者李处全在夜间静坐时,有感而发所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朱熹学问的敬仰,以及自己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作者的生活状态。首句以“晦庵四至似天宽”起笔,高度赞扬了朱熹的学问之博大精深,也暗示了作者深受朱熹思想的影响。接着,词人描写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赖以生存的心田,闲时焚香品茗,倦时便在简陋的蒲团上休息,生活简单而充实。“商山橘隐,须弥芥纳,容与湖天”三句,进一步展现了词人隐逸的生活情趣和宽广的胸怀,既有像商山四皓那样的隐居之乐,又能像须弥山容纳芥子一样包容万物。

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坦然和乐观。面对可能的嘲笑,词人以“谁笑先生贫窭,东篱无数金钱”作结,有力地反驳了世俗的价值观。他认为,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有。东篱下的菊花,就是他眼中无数的金钱,象征着他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作者对理学思想的认同,以及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词中运用了多个典故,既丰富了词的内涵,也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李处全[宋代]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336aeb178891edad69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