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岐王宅>

岐王宅,罗隐岐王宅全诗,罗隐岐王宅古诗,岐王宅翻译,岐王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朱邸平台隔禁闱,贵游陈迹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细长杨从猎归。
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承平旧物惟君尽,犹写雕鞍伴六飞。

岐王宅译文

岐王府高大的宅邸与皇宫禁地遥遥相隔,昔日王孙贵族游乐的痕迹,如今还能隐约寻见。 云层低垂,仿佛刚从雍地祭天祈年返回;细雨霏霏,又像是从长杨宫打猎归来。 申包胥、白公胜的宾客们,传扬着忠义之道;应璩、刘桢的文章才华,寄托着美好的声名。 太平盛世的遗风旧物,大概只有您(岐王)这里保存最为完整,还能见到您身着华丽鞍辔,伴随皇帝一同出行的景象。

岐王宅注释

  • 朱邸:指王侯的府第,因其大门常用红色油漆,故称朱邸。
  • 平台:高大的台榭,指岐王府的建筑高大。
  • 禁闱:皇宫禁地。
  • 贵游:显贵的游乐者,指王孙贵族。
  • 陈迹:过去的遗迹。
  • 依稀:隐隐约约,不甚清晰。
  • 雍畤(zhì):雍地的祭天场所,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地方。
  • 祈年:祈求丰年。
  • 长杨:指汉代的长杨宫,是皇家狩猎的场所。
  • 从猎归:指打猎归来。
  • 申白:指春秋时期的申包胥和白公胜,都是以忠义著称的历史人物。
  • 宾朋:指岐王府中的宾客。
  • 传道义:传播忠义的道德。
  • 应刘:指东汉末年的应璩和刘桢,都是以文才著称的文学家。
  • 文彩:指文章的辞藻和才华。
  • 寄音徽:寄托美好的声名。
  • 承平:太平,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
  • 旧物:指过去的遗风旧俗。
  • 惟君尽:只有您这里保存的最为完整。
  • 犹写:还能见到。
  •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 六飞:指天子乘坐的六匹马拉的车驾,代指皇帝。

岐王宅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描写岐王宅邸的作品,通过对岐王府邸的描写,表达了对唐朝开元盛世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 首联点明地点,写岐王府邸的地位和昔日的繁华。岐王府与皇宫相邻,可见其地位之高。昔日王孙贵族在此游乐,暗示了岐王府的繁华景象。
  • 颔联通过两个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岐王府的尊贵和气派。云低雍畤,象征着祭天祈福的庄严;雨细长杨,又展现了皇家狩猎的盛况。这两个场景都与皇室有关,暗示了岐王府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 颈联用典,赞扬岐王府的宾客和文化氛围。申包胥和白公胜以忠义著称,应璩和刘桢以文才闻名,这说明岐王府聚集了许多有才华和有德行的人,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感叹只有在岐王府才能看到盛世的遗风旧物,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和美好。最后一句“犹写雕鞍伴六飞”,既是对岐王的赞美,也是对盛世的怀念,希望岐王能够像过去一样,辅佐皇帝,重现盛世的辉煌。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岐王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122fb7a24779152682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