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

香,罗隐香全诗,罗隐香古诗,香翻译,香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香

[唐代] 罗隐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香译文

沉香是上好的木材,以柏树为食物才得以形成珍贵的香料,博山炉中燃起沉香,香烟缭绕,玉楼也充满了温暖的春意。可叹你沉香也是无根无源之物,贪图化作馨香,最终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香注释

  • 沈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木质坚实,放入水中能沉下去,故名。
  • 良材:上好的木材。
  • 食柏珍:指沉香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一般认为与柏树有关,沉香树因受到外力伤害或病虫侵害,分泌树脂自我保护,经过长时间的醇化积累而成。
  • 博山:即博山炉,一种香炉,仿照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制。
  • 烟暖:香烟缭绕,使人感到温暖。
  • 玉楼:华丽的楼房。
  • 怜君:可怜你,怜惜你。
  • 无端物:无根无源之物,指沉香的形成不易,来之偶然。
  • 馨香:芬芳的香味。
  • 忘却身:忘记自身的存在,指沉香燃烧殆尽。

香讲解

罗隐的这首《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沉香的特性和用途,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描写了沉香的珍贵和用途。“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暖玉楼春。”说明沉香是上好的木材,并且是经过特殊条件才能形成的珍贵香料,在博山炉中焚烧,香烟弥漫,连华丽的楼房都充满了温暖的春意。这两句写出了沉香的价值和它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颔联则进一步描写沉香燃烧时的情景,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烘托了沉香的特点。“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诗人感叹沉香的来之不易,却又为了散发香味而燃烧殆尽。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表达了诗人对沉香的怜惜之情,也暗示了人生的某种无奈。

诗人以沉香为喻,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沉香为了散发香味而牺牲自身,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奉献精神,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奉献的代价。人为了追求某种价值,往往需要付出牺牲,甚至忘记自我。这种选择是否值得,是诗人想要引发读者思考的问题。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蕴深刻,通过对沉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c5cca23f4845a2efab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