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龙门八咏 渡水>

龙门八咏 渡水,刘长卿龙门八咏 渡水全诗,刘长卿龙门八咏 渡水古诗,龙门八咏 渡水翻译,龙门八咏 渡水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
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
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

龙门八咏 渡水译文

夕阳西下,我从山中下来,傍晚时分,山间寺庙的钟声回荡在暮色中。 不知道水上的船桨声,是不是也惊动了山中的明月? 伊水蜿蜒流淌,与白云相连,东南方的景色在远处忽明忽灭。

龙门八咏 渡水注释

  • 龙门八咏:龙门,指洛阳附近的龙门山,以其山势险峻,风景秀丽而闻名。龙门八咏是刘长卿游览龙门后所作的八首诗。
  • 渡水:本诗题意为渡过伊水。
  • 日暮: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 下山来:从山上下来。
  • 千山暮钟发:傍晚时分,众多山中的寺庙发出钟声。暮钟,傍晚的钟声。发,发出。
  • 波上棹:水上的船桨。棹,划船的工具,此处指船桨。
  • 还弄山中月:是否也惊动了山中的明月。弄,搅动,惊动。
  • 伊水:河流名,即伊河,发源于河南栾川,流经洛阳。
  • 白云:天上的白云。
  • 东南远明灭:东南方向的景色在远处忽明忽灭。明灭,忽明忽暗,指远处景物模糊不清。

龙门八咏 渡水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龙门八咏》中的一首,描写了傍晚时分,诗人渡过伊水时的所见所感。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诗人从山上下来,正值傍晚时分,山间的寺庙传来了悠扬的钟声,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氛。

颔联“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想象水上的船桨声是否也惊动了山中的明月,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

颈联“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伊水风景图。伊水蜿蜒流淌,与天上的白云相连,东南方向的景色在远处忽明忽灭,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尾联“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照应题目“渡水”,再次点明渡水的地点和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它不仅描写了龙门山水的秀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白描、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087550b96a1599514a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