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群玉的诗>卢溪道中>

卢溪道中,李群玉卢溪道中全诗,李群玉卢溪道中古诗,卢溪道中翻译,卢溪道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群玉

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卢溪道中译文

清晨从潺湲亭出发,夜晚住在潺湲水边。风吹动竹林,扫过石头上的流水,那声音如同琴声,绵延九十里。光线奔涌而来,惊醒了我的睡眼,寒意在梦中传入耳里。我曾经到过三峡,发现巴江的景色也与这里非常相似。

卢溪道中注释

  • 潺湲亭:亭名,在卢溪。潺湲(chán yuán):水流动的声音。
  • 石濑(shí lài):石头上的流水。濑,水从沙石上流过的样子。
  • 九十里:形容声音传播的范围很广。
  • 光奔:形容光线快速照射过来。
  • 三峡:指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巴江:指四川境内的嘉陵江。此泛指三峡一带的水流。

卢溪道中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卢溪道中所见的景色和感受。诗人从清晨出发,夜晚停歇,一路上都被潺潺的流水声所包围。风吹竹林的声响,如同美妙的琴声,传得很远。清晨的阳光和夜晚的寒意,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诗人联想到自己曾经游历过的三峡,发现这里的景色与三峡一带的巴江非常相似。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其对声音的细致描写,潺潺的水声、风吹竹林的声响,都通过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与三峡景色的对比,更衬托出卢溪的景色之美。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佳作。

李群玉[唐代]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0641e1107bf756feda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