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纶的诗>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卢纶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全诗,卢纶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古诗,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翻译,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纶

溪中鸟鸣春景旦,一派寒冰忽开散。
璧方镜员流不断,白云鳞鳞满河汉。
叠处浅,旋处深。
撇捩寒鱼上复沉,群鹅鼓舞扬清音。
主人有客簪白笔,玉壶贮水光如一。
持此赠君君饮之,圣君识君冰玉姿。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译文

溪水中的鸟儿鸣叫,宣告着春天的来临,清晨的景色焕然一新,突然间,一股股寒冰消融,四散开来。冰块有的方正,有的圆润,如同玉璧和铜镜,连绵不断地流淌。消融的冰块像片片白云,又像鱼鳞,铺满了整个河流,景象壮阔,如同天上的银河一般。 冰块堆叠的地方水流较浅,回旋的地方水流较深。鱼儿在寒冷的溪水中,时而浮上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姿态轻盈。一群白鹅在水中欢快地舞动,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更添生机。 主人款待着一位头戴白笔的客人,这人是侯钊侍御。他们用玉壶盛着清澈的溪水,水光澄澈如一。主人将这水敬赠给侯钊,请他饮用,希望他能像冰玉一样纯洁高尚,也相信圣明的君主能够赏识侯钊如冰玉般的品格和才能。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注释

  • 陈翃郎中北亭:陈翃,唐代诗人,曾任郎中。北亭,指陈翃府邸北面的亭子。
  • 侯钊侍御:侯钊,人名,官职为侍御史。侍御史是唐代的监察官员。
  • 赋得带冰流歌:赋得,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限定题目作诗。带冰流,指诗歌的主题是溪水带着冰块流淌的景象。
  • 旦:早晨。
  • 璧方镜员:形容冰块的形状,有的像方玉璧,有的像圆镜子。璧,古代一种玉器,扁圆形,正中有孔。员,同“圆”。
  • 鳞鳞:形容像鱼鳞一样排列。
  • 河汉:银河。这里形容冰块铺满河面,景象壮阔。
  • 叠处浅,旋处深:形容冰块堆叠处水浅,水流回旋处水深。
  • 撇捩(piē liè):鱼游动的样子。
  • 簪白笔:古代官员的一种装饰,插在帽子上。白笔,用白色的羽毛或兽毛制成,是侍御史的标志。
  • 玉壶:用玉制成的壶,形容壶的珍贵,也形容水的清澈。
  • 圣君:指英明的君主。
  • 冰玉姿:比喻高洁的品格和才能。

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讲解

这首诗是卢纶在陈翃的北亭为侯钊侍御送行时所作,描绘了早春溪水消融,冰块流淌的景象,并以此来赞美侯钊侍御的品格和才能,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美好祝愿。

诗歌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溪水带冰流动的景象。“溪中鸟鸣春景旦,一派寒冰忽开散”点明了时间是早春,环境是溪水边。“璧方镜员流不断,白云鳞鳞满河汉”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流动的冰块比作玉璧、铜镜、白云和鱼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冰块消融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侯钊的为人光明磊落,品行端正。“叠处浅,旋处深。撇捩寒鱼上复沉,群鹅鼓舞扬清音”则从侧面描写了溪水的动态,鱼儿和鹅的活动,更增添了画面的生机和活力。

后半部分则将笔触转向了送别的主题。“主人有客簪白笔,玉壶贮水光如一”点明了送别的人物和场景,主人是陈翃,客人是侯钊侍御,他们用玉壶盛着清澈的溪水。“持此赠君君饮之,圣君识君冰玉姿”是诗歌的核心,诗人将清澈的溪水赠送给侯钊,希望他能够保持如冰玉般高洁的品格和才能,也相信圣明的君主能够赏识他。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生动形象,将景物描写和人物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侯钊侍御的敬佩和祝愿,也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和鼓励。诗歌的主题积极向上,寓意深刻,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e921b297c6c8f3e639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