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
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
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
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
大家都搜: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译文
忽然听到新蝉鸣叫,漂泊在外的客子愁绪难耐。西风吹拂着槐树和柳树,家乡被茫茫烟波阻隔,难以回去。 田埂上的笛声悲凉尚且不足以表达我的愁绪,巴地的猿猴哀鸣也难以比拟我的怨恨之多。 不知道像陶渊明那样隐逸的人,听到蝉鸣是否也会触动思乡之情呢?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注释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讲解
这首诗是李中听见蝉鸣后,寄给朐山县令孙明府的。诗中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愁闷。
首联“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诗人以“忽听”二字点明突发事件,蝉鸣声声,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弦,瞬间引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奈何”的反问语气,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苦闷,客居之愁油然而生。
颔联“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诗人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意象,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西风吹拂,槐柳摇曳,暗示着时序已是深秋。而家乡却被茫茫烟波阻隔,归途遥遥无期,更增添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颈联“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诗人进一步抒发内心的愁绪,用“垄笛”和“巴猿”两种意象来比喻自己的悲伤和怨恨。即使是田埂上悲凉的笛声,也难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伤;即使是巴地猿猴的哀鸣,也难以比拟诗人内心的怨恨之多。这两个比喻,极言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切。
尾联“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曾辞官归隐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人想知道,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听到蝉鸣是否也会触动思乡之情呢?这既是对陶渊明的仰慕,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安慰,希望自己也能像陶渊明一样,找到心灵的归宿。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反问、比喻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蝉鸣、秋景等意象的描写,以及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e0e01f15dcaeb364c95.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