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柳永的诗>西平乐(小石调)>

西平乐(小石调),柳永西平乐(小石调)全诗,柳永西平乐(小石调)古诗,西平乐(小石调)翻译,西平乐(小石调)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柳永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
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
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黯凝伫。
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奈阻隔、寻芳伴侣。
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
寂寞韶华暗度。
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西平乐(小石调)译文

整天在高处眺望,心中充满了淡淡的春意。清明佳节越来越近,时节是微寒初退,天气也刚放晴又下起雨来。烟雾笼罩,轻轻飘荡,点缀着平坦的原野和远处的树木。我独自凝望,心情黯淡。亭台楼阁是如此美好,耳边是黄莺和燕子的鸣叫声。正是温暖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繁盛的红花和鲜嫩的绿叶,多么适合外出游玩啊。无奈的是,我被阻隔,找不到一同寻芳的伴侣。想象着秦楼的女子吹奏着箫管,楚馆的佳人如云般聚集,只能空自怅望,她们又在哪里呢?在这寂寞中,美好的青春时光悄悄流逝。更难以忍受的是,傍晚时分,村落里传来一声声杜鹃鸟的悲鸣。

西平乐(小石调)注释

  • 西平乐:词牌名,又名《小石调》。
  • 尽日:整天。
  • 凭高目:在高处眺望。
  • 脉脉:形容情感含蓄深沉。
  • 春情绪:春天的情思。
  • 嘉景:美好的景色。
  • 清明渐近:指清明节快要到了。
  • 时节:季节,时令。
  • 轻寒乍暖:微寒刚过,天气转暖。
  • 烟光淡荡:烟雾笼罩,轻轻飘荡的样子。
  • 妆点:点缀。
  • 平芜:平坦的原野。
  • 黯凝伫:黯然地长时间站立。
  • 台榭:亭台楼阁。
  • 莺燕语:黄莺和燕子的鸣叫声。
  • 和风丽日:温暖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
  • 几许:多少。
  • 繁红嫩绿:繁盛的红花和鲜嫩的绿叶。
  • 雅称:很适合,很相称。
  • 嬉游:游玩。
  • :无奈。
  • 阻隔:被阻挡,不得自由。
  • 寻芳伴侣:一同寻花的伴侣。
  • 秦楼:指华丽的楼房,常指妓院。
  • 凤吹:指箫的吹奏。
  • 楚馆:泛指歌舞场所。
  • 云约:如云般聚集。
  • 空怅望:白白地感到失落和失望。
  • 在何处:在哪里。
  • 寂寞韶华:寂寞的青春年华。
  • 暗度:悄悄地流逝。
  • 可堪:怎能忍受。
  • 向晚:傍晚。
  • 村落:村庄。
  • 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相传为古蜀国国王杜宇死后所化,其鸣声凄厉,常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西平乐(小石调)讲解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暮春时节,独自登高远望,因无人陪伴而感到寂寞惆怅的心情。上片写景,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色,以及词人登高远望的形象。春光明媚,莺歌燕舞,本应是游玩的好时光,然而词人却被阻隔,无人相伴,因此感到孤独。下片抒情,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和怅惘。词人想象着秦楼楚馆的热闹景象,更加反衬出自己的孤单。最后,以杜鹃鸟的悲鸣声作结,更增添了词的凄凉气氛。

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词人因无人陪伴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词的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浓郁。特别是“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几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欢乐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词体现了柳永词婉约、细腻的风格。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c1f1fbae5dd2ad8485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