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大家都搜: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译文
一场急雨像是为我送行,我手持宝剑渡过长淮。西风呼啸,真是一件怪事,怎么也吹不散这浓厚的烟霾。明明才是橙子金黄的时节,却像梅花开放时的天气一样寒冷,寒意已在催人。我这老头子还算能忍耐,可怜我的仆人和马匹已经非常疲惫了。
叹息我这一生,都在客居他乡,走过了半个天涯。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漂泊无定,不知为何又要重蹈覆辙,来到这里。回头望去,故乡的白云在哪里呢?我目送着孤单的鸿雁飞向千里之外,它的身影也在空中徘徊。篱笆边的菊花渐渐显露出秋天的颜色,家中的酒瓮里也酿好了新酒。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注释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讲解
这首词是李曾伯在丁未年(具体年份不详)沿途奉命经过颖寿时所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奔波劳碌、思念家乡的感情。
上阕描写了旅途中的情景。起句写骤雨送行,渲染了离别的气氛。接着写西风吹不散烟霾,暗示了时局的动荡和前途的渺茫。橙黄时节却寒意逼人,更增添了词人的愁绪。最后写自己尚能忍耐,但仆马已经疲惫不堪,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下阕抒发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词人感叹自己一生漂泊,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为何又要重来此地。回首望去,故乡的白云已不可见,只能目送孤鸿远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结尾两句写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替,也表达了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有对家乡的思念,体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爱家的情怀。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9fba684fd8c3af89f14.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