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涤尽炎_,连朝更值天无雨。
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_无数。
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
任今来昔往,迎新送旧,风景在、只如许。
谁谓阴山骄虏。
去年冬、敢侵吾土。
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
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
嗟病夫、老矣无能,促归棹,舣江渚。
大家都搜:
西风涤尽炎_,连朝更值天无雨。
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_无数。
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
任今来昔往,迎新送旧,风景在、只如许。
谁谓阴山骄虏。
去年冬、敢侵吾土。
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
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
嗟病夫、老矣无能,促归棹,舣江渚。
水龙吟(兴安道间)译文
秋风涤荡,酷暑已然消退,接连几日更是晴空万里,一滴雨也不见。乘坐着轻便的竹轿,在山路上缓缓前行,三天之内,映入眼帘的尽是无边的绿色。这秀美的山川,胜过我游历过的天下名胜,再没有哪里的景色能与此处相比。任凭时光流逝,迎来送往,这美丽的风景,始终都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谁说那阴山的敌寇骄横无礼?去年冬天,竟敢入侵我们的国土。哀鸣的鸿雁四处逃散,幸好今年风调雨顺,获得了丰收。朝廷派遣使臣,上表请战,平定南方的安南,征服北方的敌寇,难道缺少像汉朝李陵那样的忠勇之士吗?
唉,我这多病之躯,已经老迈无能,还是尽快归去吧,将船停靠在江边的沙洲上。
水龙吟(兴安道间)注释
水龙吟(兴安道间)讲解
这首词是李曾伯在前往兴安的途中所作。词中描绘了旅途中的秀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上阕主要写景。词人首先描写了秋高气爽的天气和秀丽的山川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其中“西风涤尽炎_,连朝更值天无雨”点明时节,烘托出清新宜人的氛围。“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_无数”则具体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使人如临其境。“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一句,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兴安一带景色的赞美之情。
下阕主要抒情。词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国家安危,表达了对北方敌寇入侵的愤慨和对朝廷用人的期望。其中“谁谓阴山骄虏。去年冬、敢侵吾土”两句,直斥敌寇的侵略行径。“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则描写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生活。“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够选贤任能,平定四方,恢复国家安宁的愿望。最后,词人笔锋一转,感叹自己年老多病,无力报国,只能选择归隐,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流畅自然,既有对山川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词中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婉约细腻的情感,是南宋词坛上的一篇佳作。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e15a87194ee56e9c87b.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