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子翚的诗>读李忠愍文集>

读李忠愍文集,刘子翚读李忠愍文集全诗,刘子翚读李忠愍文集古诗,读李忠愍文集翻译,读李忠愍文集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子翚

英姿直节想堂堂,不忍偷生向扰攘。
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
身轻欲抗豺狼怒,名在终同日月光。
曾与先君共褒录,拊编交感泪浪浪。

读李忠愍文集译文

敬仰李忠愍那英勇的身姿和刚直的节操,不忍苟且偷生于战乱动荡的年代。当徽、钦二帝被俘虏的时候,他庆幸自己没有被一同掳走;而那六位奉上玉玺投降的人,竟然又去朝拜了伪梁。他奋不顾身想要抵抗如豺狼般的敌人,他的名节终将如同日月般光辉灿烂。我曾经和先父一起褒扬、记录他的事迹,抚摸着他的文集,交织着感动,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读李忠愍文集注释

  • 李忠愍:指李若水,谥号忠愍。宋朝大臣,靖康之难时被金人所杀,以忠义著称。
  • 英姿直节:英勇的姿态,刚直的节操。
  • 堂堂:气概不凡的样子。
  • 扰攘:动乱,骚动。指金兵入侵,中原动荡的局面。
  • 二帝蒙尘:指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蒙尘,指帝王流亡在外,遭受屈辱。
  • 方幸虏:庆幸自己没有被俘虏。
  • 六臣奉玺更朝梁:指北宋灭亡后,投降金人的六位大臣携带玉玺,又去朝拜伪楚政权(后被金废黜,改为伪梁)。
  • 玺:皇帝的印章,象征国家政权。
  • 身轻欲抗豺狼怒:不顾自身安危,想要抵抗如豺狼般凶恶的敌人。
  • 名在终同日月光:名声最终会像日月一样光辉灿烂。
  • 先君:指作者的父亲。
  • 褒录:褒扬并记录。
  • 拊编:抚摸书籍。
  • 交感:交织着感动。
  • 泪浪浪:泪水不断流淌的样子。

读李忠愍文集讲解

这首诗是刘子翚读李若水文集后所作,表达了对李若水忠义精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对比强烈,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投降派的丑恶面目,赞扬了李若水的高尚品格。

  • 首联概括了李若水的英雄气概和高尚节操,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 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比,突出了李若水的忠义。一方面,当徽、钦二帝被俘虏时,他庆幸自己没有被一同掳走,表现了他希望为国尽忠的愿望;另一方面,对投降派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批判,更加衬托出李若水的忠义。
  • 颈联表达了李若水奋不顾身、抵抗金兵的决心,并预言了他的名节将永垂不朽。
  • 尾联回忆了作者与父亲一同褒扬李若水事迹的情景,表达了对李若水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作者继承先父遗志、学习李若水忠义精神的决心。

全诗以抒情为主,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对李若水忠义精神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激励人们学习先贤,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贡献力量。

刘子翚[宋代]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9b5852ac1529b7f6ba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