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照邻的诗>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卢照邻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全诗,卢照邻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古诗,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翻译,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照邻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译文

皇家园林中花朵正盛开,章台的柳絮也随风飘舞。 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候,重返蜀地,告别昔日的朋友,实在令人伤感。 惆怅地告别,相会之期难以确定,美好的云端相聚也变得渺茫。 整理衣襟,告别红色的宫阙,高举旗帜,登上青翠的山峦。 荒野的鸟雀鸣叫着,伴随着戍鼓的声音,春草染绿了征人的衣裳。 回头遥望长安的道路,只见关山笼罩在傍晚的云雾之中。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注释

  • 籞(yù)宿: 指皇家园林。籞,苑囿,园林。宿,留宿,指园林中花开繁盛。
  • 章台: 古地名,在长安,是当时游乐之地。
  • 风期: 指约会之期,美好的相会。
  • 云会: 比喻朋友间的聚会,像云彩聚散一样。
  • 敛衽(liǎn rèn): 整理衣襟,表示恭敬、告别的礼节。
  • 丹阙(dān què): 红色的宫阙,指京城。
  • 悬旗: 高举旗帜。
  • 陟(zhì): 登上。
  • 翠微: 青翠的山色。
  • 戍鼓: 戍守边疆的战鼓声。
  • 征衣: 征人的衣服。
  • 夕霏(xī fēi): 傍晚的云雾。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讲解

这首诗是卢照邻离开长安,返回蜀地时所作,赠别京城友人。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京城、告别友人的惆怅之情,以及对未来前途的茫然之感。

首联描写了长安美好的春景,花开柳飞,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不得不离开京城的无奈和伤感。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离别之情,风期阻、云会稀,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希望渺茫。

颈联和尾联转为写景,描写了诗人离开京城途中的景象。野禽喧闹、春草变色,烘托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诗人回望长安,只见关山笼罩在夕雾之中,更增添了离愁别绪。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感叹。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花”、“柳”、“风”、“云”、“关山”、“夕霏”等,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卢照邻[唐代]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5bd2cb4925ef07590e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