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曾伯的诗>醉蓬莱(丁亥寿蜀帅)>

醉蓬莱(丁亥寿蜀帅),李曾伯醉蓬莱(丁亥寿蜀帅)全诗,李曾伯醉蓬莱(丁亥寿蜀帅)古诗,醉蓬莱(丁亥寿蜀帅)翻译,醉蓬莱(丁亥寿蜀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曾伯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
帝锡公侯,更高_前绩。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醉蓬莱(丁亥寿蜀帅)译文

您就像擎天一柱一样,支撑着国家,您的功绩远播到殿宇的西北角,庇护着整个王朝。您像手扶宗庙神主一般,守护着蜀地百姓。万里之遥的成都平原,因为有您像金城山一样屹立在此而安稳无忧。您率领军队击退了边境的侵扰,卷起了胡人的毡裘,迅速地越过了黄龙碛。您在玉帐中从容指挥,军旗招展,边境的战事立刻平息。

听说朝廷迁都南方,您在金平一战中取得胜利,让西边的敌人都胆战心惊。皇帝因此授予您公侯的爵位,您未来的功绩必然会超过以往。您如箕星和尾星般闪耀,让昴星的光芒都黯然失色,预示着天下太平的日子即将到来。您像周衮一样功成归来,将来必定会进入凤池麟阁,而且您正值壮年,鬓发仍然乌黑。

醉蓬莱(丁亥寿蜀帅)注释

  • 醉蓬莱:词牌名。
  • 丁亥:丁亥年,此处指公元1227年。
  • 蜀帅:指四川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 擎天一柱: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 殿角西头:指王朝的西北边陲,代指国家。
  • 宗祐:指宗庙神主,代指社稷百姓。
  • 鱼凫:古蜀国国名,代指成都平原。
  • 金城山:成都附近的山,比喻稳固的屏障。
  •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形容边境战事,胡人被击退。
  • 黄龙碛:指西北边境的沙漠。
  • 玉帐:将帅的营帐,形容指挥作战。
  • 招摇:古代星官名,也指军旗。
  • 翠华南渡:指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
  • 金平:地名,具体地点待考。
  • 西贼:指西边的敌对势力,一般指西夏或蒙古。
  • 帝锡公侯:皇帝授予公侯的爵位。
  • 箕尾:星宿名,古代认为是吉星。
  • 昴街芒敛:昴星的光芒收敛,指不详之兆消退。
  • 周衮:东晋大臣,因功勋卓著而受到重用。
  • 凤池麟阁:指中书省和麒麟阁,都是朝廷重臣办公或画像的地方。

醉蓬莱(丁亥寿蜀帅)讲解

这首《醉蓬莱》是李曾伯为四川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所作的寿词。词中表达了对这位将帅的赞美和期盼。

  • 上阕: 主要赞扬这位将帅的功绩和地位。词人将他比作擎天一柱,手扶宗祐,说明他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又用金城山来比喻他对蜀地的守护,以及击退敌人的英勇。
  • 下阕: 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词人提到朝廷南渡,将帅在金平取得胜利,预示着天下太平的日子即将到来。最后,词人将他比作周衮,希望他将来能够进入凤池麟阁,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赞扬他正值壮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整首词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既表达了对将帅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词人的文学功底。它既是一首祝寿词,也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赞歌。词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期望。

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551fe6cd93e8ebf252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