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商的诗>题潘师房>

题潘师房,刘商题潘师房全诗,刘商题潘师房古诗,题潘师房翻译,题潘师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商

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
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题潘师房译文

涉水绕山寻找那石壁所在,白云飘飞之处,洞门豁然敞开。 仙人来来往往,却不留下任何踪迹,只有石径之上,春风吹拂,绿苔滋长。

题潘师房注释

  • 潘师房:指潘姓道士隐居的处所。师房,道士居住的房舍。
  • 渡水傍山:指跋山涉水,形容寻找隐居之处的艰辛。
  • 石壁:指岩石构成的峭壁,多为隐士修行的场所。
  • 洞门:山洞的入口。
  • 仙人:指修道成仙的人。
  • 行无迹:行走没有留下痕迹,形容仙人的神出鬼没。
  • 石径:用石头铺成的小路。
  • 长绿苔:长期生长着绿色的苔藓,暗示环境的幽静和岁月的流逝。

题潘师房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潘师房,也就是一位潘姓道士隐居之所的经历和感受。全诗充满了寻幽探胜的意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渡水傍山寻石壁,白云飞处洞门开”,交代了诗人寻访的艰辛和最终的发现。诗人跋山涉水,寻找隐匿在山间的石壁,最终在白云缭绕的地方,发现了洞门。这里“渡水傍山”写出了寻访的艰难,“白云飞处”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仙气。

颔联“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描写了潘师房的居所环境。仙人来来往往,却不留下任何痕迹,暗示了道士的隐逸和超脱。石径上生长着绿色的苔藓,表明这里人迹罕至,环境清幽。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潘师房居所环境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的传统。

刘商[唐代]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542533acc4182957ab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