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李端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全诗,李端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古诗,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翻译,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译文

高门大户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贤士,能够追随古代贤人的足迹。他的隐逸情怀堪比陶渊明,他的旷达气度如同阮籍。他忽然归隐田园,从此车马难觅他的踪影。废弃的巷陌面临着秋水,他独自支着下巴遥望傍晚的山峰。水中的游鱼躲避着杨柳的倒影,受惊的野鸭碰触着盛开的芙蓉。石缝中的泉水涓涓流淌,山间小桥上紫色的苔藓层层叠叠。凤凰终究要以竹为食,仙鹤也只是暂时在松树上筑巢。我多么希望能与您一同欣赏烟霞美景,可惜身受羁绊,难以如愿。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注释

  • 奉和:奉命和诗,表示对对方的敬意。
  • 秘书元丞:指秘书省的官员,元丞是其官职。
  • 杪秋:秋季的末尾。
  • 终南旧居:指终南山的旧居,也就是隐居之地。
  • 高门:指显贵的家族。
  • 才子:有才华的人。
  • 履:践行,遵循。
  • 古人踪:古代贤人的足迹,指隐逸的生活方式。
  • 白社:指陶渊明等人结社饮酒的场所,这里代指隐逸生活。
  • 陶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著称。
  • 青云:指高位,这里代指仕途。
  • 阮仲容:即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以放荡不羁著称。
  • 田园:指乡村,隐居之地。
  • 杳(yǎo):不见踪影。
  • 废巷:荒废的巷子。
  • 支颐(zhī yí):用手托着下巴,表示沉思或悠闲。
  • 暮峰:傍晚的山峰。
  • 行鱼:游动的鱼。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石窦(shí dòu):石缝。
  • 红泉:指富含矿物质的泉水,或指夕阳映照下的泉水。
  • 紫菜:生长在水中的紫色苔藓。
  • 凤雏(fèng chú):凤凰的幼鸟,比喻高洁的人才。
  • 食竹:凤凰以竹实为食,这里比喻高洁之士的品性。
  • 鹤侣(hè lǚ):仙鹤的同伴,比喻隐逸之士。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代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 羁离:指被束缚,不得自由。
  • 计不从:计划不能实现,无法如愿。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讲解

这首诗是李端奉和秘书元丞之作,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向往,以及自己身不由己的无奈。诗歌通过描绘友人隐居之地的幽静景色,以及友人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情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身处官场,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无法像友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从而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失落和遗憾。

诗歌前四句赞扬友人的人品和才华,用陶渊明和阮籍来比喻友人,突出了友人的隐逸情怀和旷达气度。中间八句描绘了友人隐居之地的优美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以及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羁绊的无奈。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374eef5b212769b9ca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