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王敬伯歌>

王敬伯歌,李端王敬伯歌全诗,李端王敬伯歌古诗,王敬伯歌翻译,王敬伯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妾本舟中女,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

王敬伯歌译文

我本是漂泊在江上的船家女,听闻您在江边弹奏美妙的琴音。 您最初被我的情意所感动,我也同样被您的琴声所打动内心。 于是拿出象征爱意的合欢被,我们像交颈的鸟儿一样亲密无间。 传递酒杯唯恐酒太少不足以表达情意,挨着膝盖还嫌距离太过遥远。 侍女弹奏着箜篌,歌女婉转地唱着歌。 婉转的歌声诉说着怎样的幽怨呢?庭院中,霜越来越浓重。 霜多而落叶凋零,让人惋惜,昨夜已逝,今夕不同。 徒然结下万般深厚的欢情,最终也只能成为一夕之欢的过客。 王敬伯啊,分别之后,恐怕从此就要被这绿水青山所阻隔,难以再见了。

王敬伯歌注释

  •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 舟中女:船上的女子,指漂泊不定的身份。
  • 君:您,对男子的尊称。
  • 合欢被:绣有合欢花纹的被子,象征男女欢爱。
  • 交颈禽:指相互依偎的鸟,比喻恩爱的情侣。
  • 传杯:传递酒杯,表示互相敬酒。
  • 接膝:膝盖相靠,形容亲近。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弹拨乐器。
  • 宛转:歌声悠扬动听,也形容声音凄婉。
  • 重:深厚,重大。
  • 一宵客:一夜的客人,指短暂的欢情。
  • 王敬伯:诗歌中的男子,即主人公。
  • 绿水青山:指美好的自然风光,也借指家园,这里暗示离别。
  • 隔:阻隔,分离。

王敬伯歌讲解

这首诗以女子口吻,讲述了一段短暂而令人惆怅的爱情故事。诗歌描绘了女子与王敬伯一见钟情,情投意合的场景,以及欢爱之后不得不面对离别的伤感。

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两人相识相爱的过程,女子被王敬伯的琴声所吸引,两人互相倾慕,迅速陷入爱河。其中,“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一句,直接点明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接下来的四句,通过“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两人沉浸在爱情中的甜蜜和快乐。侍女的箜篌演奏和歌女的婉转歌声,更是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诗歌后六句笔锋一转,开始抒发离别之情。“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一句,暗示了离别的到来,庭院中的霜越来越浓,预示着寒冷和孤寂。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一句,运用景物描写来表达女子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担忧。“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一句,点明了两人关系的短暂和无奈,所有的欢情都将随着离别而消散。

最后两句“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以呼唤王敬伯的名字作结,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暗示两人分离后难以再见,令人唏嘘不已。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对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09017f4bd469d23581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