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五石·水月岩>

五石·水月岩,李弥逊五石·水月岩全诗,李弥逊五石·水月岩古诗,五石·水月岩翻译,五石·水月岩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
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
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
鸿鸣夜更清,欲卧已终夕。

五石·水月岩译文

清澈的泉水从山岩的角落流淌下来,皎洁的满月高挂在山顶。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光映照着银河,下方与水面的光辉融为一片洁白。我的心境澄明空寂,如同这水月岩般晶莹剔透,光辉照亮着我内心的家园。鸿雁的鸣叫在夜晚显得更加清亮,本想安睡却思绪万千,直至天明。

五石·水月岩注释

  • 五石:指五石山,在今江西省抚州市。
  • 水月岩:五石山中的一处岩洞,因洞中景致如水中月亮般清澈而得名。
  • 岩隈(wēi):山岩的角落,隐蔽处。
  • 山额:山顶。
  • 疏星淡月汉: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光映照着银河。汉,指银河。
  • 了然:明白,清楚。
  • 心境空:指内心澄明空寂。
  • 炯炯(jiǒng):明亮的样子。
  • 琼宅:比喻美好的居所,此处指诗人的内心。琼,美玉。宅,居所。
  • 鸿鸣:鸿雁的鸣叫。
  • 终夕:整夜。

五石·水月岩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五石山水月岩所见的夜景和内心的感悟。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泉水、明月、星光、水色交相辉映的清幽景色,营造出一种空明澄澈的意境。

首联“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环境的特点:清澈的泉水从山岩缝隙中流淌下来,一轮满月悬挂在山顶,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颔联“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空明澄净。稀疏的星星、淡淡的月光与银河交相辉映,倒映在水面上,一片洁白,上下呼应,更显空旷寥廓。

颈联“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是诗人情感的升华,由景及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澄明空寂的境界。诗人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感悟到自己内心的清澈光明,如同这水月岩一般,照亮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尾联“鸿鸣夜更清,欲卧已终夕”,以鸿雁的鸣叫声反衬夜的宁静,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心情。诗人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和内心的感悟中,思绪万千,直至天明。

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精炼,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水月岩的夜景,抒发了自己空明澄澈的心境,以及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fc93d96809a0425a58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