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李弥逊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全诗,李弥逊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古诗,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翻译,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昨日花间风送雨,泪眼凝愁暗无语。
今日花间天色明,向人艳冶百媚生。
雨中多思晴亦好,日日看花被药恼。
人间绝色比者谁,汉宫飞燕开元妃。
轻颦浅笑各有态,淡妆浓抹俱相宜。
传闻姚魏多黄紫,醉红不似当筵枝。
移樽洗盏苦不早,明日春光暗中老。
西斋居士心已灰,也向花前狂欲倒。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译文

昨日在花丛中,风雨交加,像是花儿也在哭泣,我含着泪水,满怀愁绪,默默无语。今天在花丛中,阳光明媚,花儿焕发出艳丽的姿态,千娇百媚,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丽。

阴雨天气里,我思绪万千,晴朗的天气也同样美好。每天都来看花,却也为花而烦恼,也许是害怕花期短暂,转瞬即逝。

人间的绝色佳人,能与这牡丹相比的,大概只有汉代的赵飞燕和唐玄宗的杨贵妃了。她们轻轻皱眉,浅浅一笑,各有各的风韵姿态,淡妆也好,浓抹也罢,都显得十分适宜。

传说中,姚黄魏紫是牡丹中的名品,但我看,它们醉人的红色,也比不上眼前这盛开的牡丹花枝。

不如现在就赶快举杯畅饮,不要等到明日,这美好的春光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我这个住在西斋、心如止水的居士,也在花前被这美景所打动,想要放纵狂欢,一醉方休。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注释

  • 鲁公:指鲁国公,具体指谁待考。此处应是诗人做客之处。
  • 艳冶:妖艳,美丽。
  • 飞燕: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以美貌著称。
  • 开元妃:指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即杨贵妃,以美貌著称。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 轻颦浅笑:轻轻皱眉,浅浅微笑。形容女子美丽的姿态。
  • 姚魏:指姚黄、魏紫,是牡丹的名贵品种。姚黄,花色为黄色;魏紫,花色为紫色。
  • 西斋居士:诗人自称。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心境。
  • 心已灰:形容心如止水,淡泊名利。
  • 狂欲倒:形容醉酒后放纵狂欢的样子。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讲解

这首诗是李弥逊在鲁公处观赏牡丹时即兴而作。诗人通过描写牡丹在不同天气下的不同姿态,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上半部分描写了牡丹在风雨和晴天两种天气下的不同景象。在风雨中,牡丹像是含泪凝愁,而在晴天里,则焕发出艳丽的姿态。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牡丹的美丽和娇艳。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将牡丹比作人间的绝色佳人赵飞燕和杨贵妃,赞美牡丹的美丽不逊于她们。又以姚黄魏紫来衬托眼前所见牡丹的更加美丽动人。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想要及时行乐的心情。诗人自称“西斋居士”,表明自己原本心如止水,但也被这牡丹的美丽所打动,想要放纵狂欢。

全诗语言流畅,描写生动,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情,既有淡泊名利的思想,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816dd9b92d30b67423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