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洪的诗>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

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李洪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全诗,李洪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古诗,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翻译,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洪

秋半青要未降霜,溪边独对露华凉。
风清月白兴不浅,斗转参横夜未央。
每望庾尘频障扇,莫逢伊笛据胡床。
扬晖千里谁同赏,心折刀头快理航。

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译文

秋季已过一半,传说中的青要山上尚未降下寒霜,我独自在溪边,面对着晶莹的露水,感到丝丝凉意。清风拂过,月光皎洁,兴致颇高,不知不觉间,斗柄转动,参星西斜,已是深夜时分。常常盼望京城不再尘土飞扬,以致需要用扇子遮挡,更害怕听到那凄凉的笛声,让人想起隐居不出的阮籍。这皎洁的月光洒满千里,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呢?我思绪万千,真想立刻启程,整理好行装,扬帆远航。

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注释

  • 八月十八夜月:指农历八月十八的夜晚,月亮正圆之时。
  • 伯封:指作者的朋友或家人。
  • 秋半:秋季过半。
  • 青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有草焉,名曰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服之不瘨。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蘨鸟不可以药。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虎而九尾,人面虎爪,其音如婴儿,名曰开明,是食人。有神,司天之厉及五残。背昆仑,面青要。”
  • 未降霜:指尚未降霜,点明时节。
  • 露华:晶莹的露水。
  • 斗转参横:指北斗星运转,参星西斜,形容夜深。斗,北斗星。参,参星。
  • 夜未央:夜晚还未结束,指夜深。
  • 庾尘:指西晋庾亮镇守武昌时,常聚众清谈,用尘尾拂尘,后用以比喻京城的尘土和官场。
  • 障扇:遮挡扇子,形容尘土飞扬。
  • 伊笛:指阮籍的笛声。阮籍,三国时魏国人,竹林七贤之一,善吹笛。
  • 据胡床:靠着胡床。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坐具。
  • 扬晖:指月光普照。
  • 心折刀头:形容心情急切,想立刻行动。刀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这里指作者想立刻启程的心情。
  • 理航:整理行装,准备航行。

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八月十八夜晚赏月时,思念朋友或家人而作。诗歌描绘了秋夜清冷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思念之情和想要摆脱束缚、远走高飞的愿望。

首联点明时节和环境,交代了诗人独自赏月的场景。颔联描写了月夜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清兴不浅的心情。颈联通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尘嚣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远走高飞的强烈愿望。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意境开阔,体现了诗人热爱自然、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庾尘”借代官场,“伊笛”借代隐逸生活,使诗歌更具内涵。

李洪[宋代]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f8ab134189c282fcbc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