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洪的诗>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李洪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全诗,李洪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古诗,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翻译,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洪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译文

去年七夕的夜晚,我们面对美酒尽情欢乐,今天却孤单寂寞,感叹失去了朋友。简陋的茅屋里只剩下孤灯陪伴着我,温暖的酒炉旁应该会有明月去寻找你。忧愁地将要随从事前往青州,像你一样与风尘仆仆的禅师分道扬镳,各自远行。我料想住在紫梅溪边的你,也应该会回头看看天上的云彩,思念着我吧。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注释

  • 伯封:指诗人的朋友,具体生平不详。
  • 芳樽:美酒。
  • 栖栖:孤独寂寞的样子。
  • 失群:失去朋友。
  • 酒炉:温酒的炉子。
  • 青州:古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诗人即将前往青州任职。
  • 禅师:僧人。
  • 白足:指僧人赤脚行走,形容僧人四处云游。
  • 紫梅溪:友人居住的地方。
  • 应:应该。
  • 看云:睹物思人,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讲解

这首诗是李洪写给朋友伯封的一首抒情诗,回忆了去年七夕与朋友欢聚的场景,表达了如今孤单寂寞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

  • 首联回忆去年七夕的欢乐,反衬今日的孤独。“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一句“对芳樽”,一句“叹失群”,将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冷清对比,更显诗人内心的失落。
  • 颔联写景,以景衬情。“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诗人用孤灯和明月两个意象,烘托出自己孤独的心境,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他想象明月会去寻找朋友,更见其情谊之深。
  • 颈联写即将离别。“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诗人即将前往青州任职,与朋友分别,心情惆怅。以“风共禅师白足分”来比喻自己与朋友的离别,更显离别之愁。
  • 尾联遥想朋友。“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诗人设想朋友也会思念自己,通过“回首一看云”的细节描写,将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昔日欢乐和今日孤独的对比,以及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朋友的遥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也抒发了离别之愁。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一首情真意切的佳作。

李洪[宋代]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7a5bb6a13867c91895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