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群玉的诗>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李群玉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全诗,李群玉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古诗,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翻译,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群玉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译文

这浑浊的世界尘埃昏暗,彻悟的人将心灵安住在《维摩诘经》中。 仅仅使用须弥山来藏匿芥子,又怎能知道牛蹄印迹会嘲笑东海的渺小? 生公宣讲佛法雄辩无敌,顾恺之的画作传神实在有灵气。 今天敞开维摩诘的居室,希望你这个高僧能光临我的茅屋。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注释

  • 规公业:指僧人,有戒行和功业。
  • 净名:指维摩诘,佛教在家菩萨的代表人物,以其智慧和辩才著称。《维摩诘经》即记载他的言行事迹。
  • 甚深义:指佛法的精深奥义。
  • 仆:谦称,我。
  • 顾长康:即顾恺之,东晋画家,以擅长人物画著称,尤其以传神写照闻名。
  • 月宫真影:指顾恺之所画的观音像,因其画风清丽,被比作月宫仙子。
  • 五浊之世:佛教用语,指末法时期充满各种污浊的世界,包括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 尘冥冥:形容世间的污浊像尘土一样昏暗。
  • 达观:对世事看得开,不执着。
  • 栖心:安住心灵,寄托精神。
  • 须弥藏芥子:佛教用语,比喻佛法广大,能容纳一切。
  • 牛迹笑东溟:牛蹄印迹嘲笑东海,比喻见识浅薄,不能理解深奥的道理。
  • 生公:即竺道生,南北朝时期高僧,以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雄辩著称。
  • 吐辩:即宣讲佛法,进行辩论。
  • 白足:指僧人,因其常穿白色袜子或赤脚行走。
  • 茅亭:简陋的亭子,指作者的居所。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讲解

这首诗是李群玉写给一位有德高僧的,表达了他对佛法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五浊之世,世道昏暗。诗人希望通过学习佛法,特别是《维摩诘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精深和难以理解。 “须弥藏芥子” 比喻佛法广大无边,能容纳一切。“牛迹笑东溟” 比喻世俗之人见识浅薄,无法理解佛法的深奥。

颈联赞扬了两位历史人物:竺道生和顾恺之。竺道生以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雄辩著称,顾恺之则以其传神的画作而闻名。诗人将他们与佛法联系起来,暗示佛法不仅是理论,更是可以实践和艺术化的。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邀请,希望他能光临自己的茅屋,传授佛法。 “净开方丈室” 指敞开维摩诘的居室,即敞开佛法的大门。“一飞白足到茅亭” 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到来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流畅,典故运用巧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存在的对佛学的兴趣和追求。

李群玉[唐代]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e3099c6b9804de9e39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