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大家都搜: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译文
这浑浊的世界尘埃昏暗,彻悟的人将心灵安住在《维摩诘经》中。 仅仅使用须弥山来藏匿芥子,又怎能知道牛蹄印迹会嘲笑东海的渺小? 生公宣讲佛法雄辩无敌,顾恺之的画作传神实在有灵气。 今天敞开维摩诘的居室,希望你这个高僧能光临我的茅屋。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注释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以屈瞻礼讲解
这首诗是李群玉写给一位有德高僧的,表达了他对佛法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五浊之世,世道昏暗。诗人希望通过学习佛法,特别是《维摩诘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精深和难以理解。 “须弥藏芥子” 比喻佛法广大无边,能容纳一切。“牛迹笑东溟” 比喻世俗之人见识浅薄,无法理解佛法的深奥。
颈联赞扬了两位历史人物:竺道生和顾恺之。竺道生以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雄辩著称,顾恺之则以其传神的画作而闻名。诗人将他们与佛法联系起来,暗示佛法不仅是理论,更是可以实践和艺术化的。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邀请,希望他能光临自己的茅屋,传授佛法。 “净开方丈室” 指敞开维摩诘的居室,即敞开佛法的大门。“一飞白足到茅亭” 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到来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流畅,典故运用巧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存在的对佛学的兴趣和追求。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e3099c6b9804de9e393.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