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若水的诗>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李若水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全诗,李若水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古诗,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翻译,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若水

休著青衫谒五侯,径觅拄杖山中游。
故山别来鬓毛秃,一饱累人成久留。
碧嶂巉巉云影底,傥得破茅甘老此。
孤猿野鹤旧时声,却到主人清梦里。
囊中试检一钱无,但吟秀句忘朝晡。
子夜沈沈瓮无蚁,秋风策策裘非狐。
得遂清闲贫亦乐,矫首飞鸿度天幕。
隔溪应复有幽人,踏月相从啸林壑。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译文

不必穿着青衫去拜谒那些显贵,直接拄着拐杖到山中漫游。自从离开故乡后,我的鬓发都稀疏了,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以致滞留他乡许久。

碧绿的山峰高耸,隐没在云影之下,如果能在此处搭盖简陋的茅屋安度晚年,也心甘情愿。孤猿的啼叫和野鹤的鸣叫,还是像从前一样,时常出现在主人的清幽梦境里。

摸摸口袋,看有没有一文钱,却只有吟诵优美的诗句来忘记早晚。深夜寂静,酒坛里空空如也,一只蚂蚁也没有,秋风萧瑟,身上穿的裘衣也不是狐裘。

能够得到清闲的生活,即使贫困也快乐,抬头仰望,鸿雁正飞过天空。隔着溪水,应该还有隐居的人,他们会在月夜里互相拜访,在山林间长啸。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注释

  • 次:和韵,步韵。
  • 颜博士:指颜持约,字彦中,宋代诗人。
  • 紫罗洞:在江西省修水县。
  • 五侯:泛指达官显贵。古代有五侯制度,这里借指权贵。
  • 青衫:古代地位低微的士人所穿的衣服。
  • 故山:指故乡的山。
  • 巉巉(chán):山势高峻的样子。
  • 破茅:简陋的茅屋。
  • 朝晡(bū):早晨和傍晚,指时间。
  • 子夜沈沈:深夜寂静。沈沈,寂静貌。
  • 瓮:酒坛。
  • 策策:形容风声。
  • 裘:皮衣。
  • 狐:狐狸。狐裘价值昂贵,这里指不是贵重的裘衣。
  • 矫首:抬头。
  • 度:越过。
  • 应复有:应该还有。
  • 幽人:隐居的人。
  • 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一讲解

这首诗是李若水和颜持约游紫罗洞时所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情。

首联“休著青衫谒五侯,径觅拄杖山中游”开门见山,表明诗人不愿再穿青衫去拜谒权贵,而是要直接拄着拐杖到山中游玩,可见其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的向往。

颔联“故山别来鬓毛秃,一饱累人成久留”写诗人离开故乡已久,鬓发都稀疏了,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以致滞留他乡许久,表现了诗人漂泊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碧嶂巉巉云影底,傥得破茅甘老此。孤猿野鹤旧时声,却到主人清梦里”描绘了紫罗洞的景色,高耸的山峰隐没在云影之下,如果能在此处搭盖简陋的茅屋安度晚年,也心甘情愿。孤猿的啼叫和野鹤的鸣叫,还是像从前一样,时常出现在主人的清幽梦境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囊中试检一钱无,但吟秀句忘朝晡。子夜沈沈瓮无蚁,秋风策策裘非狐。得遂清闲贫亦乐,矫首飞鸿度天幕。隔溪应复有幽人,踏月相从啸林壑”写诗人摸摸口袋,看有没有一文钱,却只有吟诵优美的诗句来忘记早晚。深夜寂静,酒坛里空空如也,一只蚂蚁也没有,秋风萧瑟,身上穿的裘衣也不是狐裘。能够得到清闲的生活,即使贫困也快乐,抬头仰望,鸿雁正飞过天空。隔着溪水,应该还有隐居的人,他们会在月夜里互相拜访,在山林间长啸,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清贫而自由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士大夫普遍存在的归隐思想。

李若水[宋代]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dd9447deee7f926fdf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