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董仲舒>

董仲舒,罗隐董仲舒全诗,罗隐董仲舒古诗,董仲舒翻译,董仲舒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董仲舒译文

天灾人祸的出现,儒生的议论往往不合时宜,传播开来只会徒增烦恼。白白地舞文弄墨,指点评判着天道运行和世事变迁。偶然间留下了一些阴阳五行之术,却像关闭了南门又关闭北门一样,毫无用处,自相矛盾。

董仲舒注释

  • 灾变:指天灾人祸。
  • 儒生:指信奉儒家学说的读书人。
  • 不合闻:指(儒生的议论)不合时宜,不值得听。
  • :徒然,白白地。
  • 刀笔:指文笔,代指著书立说。
  • 乾坤:指天地,引申为世事、天道。
  • 阴阳术:指阴阳五行之说,是董仲舒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闭却南门又北门:比喻自相矛盾,毫无用处。

董仲舒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讽刺董仲舒的。

首联“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诗人开篇就对儒生(此处特指董仲舒)在社会动荡时期的言论表示不满。认为他们的议论不切实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扰乱人心。他们只会空谈理论,用文字来指点江山,评判天道,却毫无实际作用。

颔联“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诗人进一步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存在缺陷。虽然董仲舒提出了阴阳五行之说,但这种理论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就像关闭了南门又关闭北门一样,毫无用处。

诗人通过对董仲舒言论和思想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和不满。他认为儒生应该务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不是空谈理论,自相矛盾。罗隐的诗歌以犀利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语言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全诗体现了诗人务实的精神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db26e955c9cb70863a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