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纶的诗>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全诗,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古诗,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翻译,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纶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译文

美人走出帘子,身边还带着镶嵌着珠宝的筝,相见之后,反而让人遗憾相识太晚。

她轻轻收拢白皙的手腕,红袖随之舞动,深深地按住红色的琴弦,低垂着弯弯的眉毛。

忽然间,她高亢地弹奏起来,应和着繁密的节奏,玉指在琴弦上飞速拨动,如同飞舞的雪花。

即使有凤箫和韶管,也寂静无声,不敢喧闹,绣花的帷幕和纱窗,如同清冷的秋月一般静谧。

有时,她轻轻地弹奏,和着情郎的歌声,缓慢的节奏中,蕴含着更加深沉的情意。

已经让人担心她红润的脸庞会假装醉意,又害怕她难以再次跨过这高贵的朱门。

她在昭阳宫的陪伴中,是最聪明伶俐的,来到人间才刚刚长大成人。

遥想她在宫中难以翻新的乐曲,依旧是君王口中小时候的名字。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注释

  • 钿筝 (diàn zhēng):镶嵌着珠宝的筝。
  • 翻令:反而使。
  • 识迟:相识太晚。
  • 皓腕 (hào wàn):洁白的手腕。
  • 遏 (è):阻止,压制,这里指按弦。
  • 朱弦 (zhū xián):红色的琴弦。古代常用丝弦染色。
  • 翠眉 (cuì méi):用黛螺画的眉毛,指女子美丽的眉毛。
  • 高张:指弹奏高亢激昂的乐曲。
  • 繁节:繁密的节奏。
  • 凤箫 (fèng xiāo):箫的美称。
  • 韶管 (sháo guǎn):古代一种乐器,声音清越。
  • 俨 (yǎn):庄重,肃静。
  • 昭阳 (zhāo yáng):指汉代赵飞燕居住的昭阳殿,后代常用作宫殿的代称。这里泛指宫中。
  • 佯醉 (yáng zuì):假装醉酒。
  • 朱门 (zhū mén):指富贵人家的门,这里指宫门。
  • 禁曲:宫廷乐曲。
  • 小名:幼时所取的名字,乳名。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宫中生活的美人,在宴席上弹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人身世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首联写美人出场,点明了她的身份和才艺。“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美人从帘后走出,手里还拿着华丽的筝,诗人见到她后,反而感到遗憾,恨自己认识她太晚了。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暗示了美人不平凡的经历和诗人对她的欣赏。

颔联和颈联是描写美人弹筝的场景。“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诗人从美人的动作、神态、琴声、环境等多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她弹筝时的美丽和专注,以及琴声的动听和感染力。这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玉指回旋若飞雪”、“绣幕纱窗俨秋月”,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也烘托出一种清冷而幽怨的气氛。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美人命运的担忧和感叹。“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诗人担心美人会像宫女一样以醉酒来掩饰内心的苦闷,又害怕她难以再次回到宫中。诗人还赞美美人在宫中时就聪明伶俐,来到人间才刚刚长大成人。最后,诗人想象美人在宫中时,可能只是一个备受君王宠爱的小女孩,如今却要面对复杂的世事,更增添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怜惜。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通过对美人弹筝的描写,展现了她的才情和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她命运的关怀和感慨。诗中既有对美人外貌和才艺的赞美,也有对她身世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d4ae0771d129e7adf3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