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大家都搜: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译文
美人走出帘子,身边还带着镶嵌着珠宝的筝,相见之后,反而让人遗憾相识太晚。
她轻轻收拢白皙的手腕,红袖随之舞动,深深地按住红色的琴弦,低垂着弯弯的眉毛。
忽然间,她高亢地弹奏起来,应和着繁密的节奏,玉指在琴弦上飞速拨动,如同飞舞的雪花。
即使有凤箫和韶管,也寂静无声,不敢喧闹,绣花的帷幕和纱窗,如同清冷的秋月一般静谧。
有时,她轻轻地弹奏,和着情郎的歌声,缓慢的节奏中,蕴含着更加深沉的情意。
已经让人担心她红润的脸庞会假装醉意,又害怕她难以再次跨过这高贵的朱门。
她在昭阳宫的陪伴中,是最聪明伶俐的,来到人间才刚刚长大成人。
遥想她在宫中难以翻新的乐曲,依旧是君王口中小时候的名字。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注释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宫中生活的美人,在宴席上弹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人身世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首联写美人出场,点明了她的身份和才艺。“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美人从帘后走出,手里还拿着华丽的筝,诗人见到她后,反而感到遗憾,恨自己认识她太晚了。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暗示了美人不平凡的经历和诗人对她的欣赏。
颔联和颈联是描写美人弹筝的场景。“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诗人从美人的动作、神态、琴声、环境等多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她弹筝时的美丽和专注,以及琴声的动听和感染力。这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玉指回旋若飞雪”、“绣幕纱窗俨秋月”,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也烘托出一种清冷而幽怨的气氛。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美人命运的担忧和感叹。“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诗人担心美人会像宫女一样以醉酒来掩饰内心的苦闷,又害怕她难以再次回到宫中。诗人还赞美美人在宫中时就聪明伶俐,来到人间才刚刚长大成人。最后,诗人想象美人在宫中时,可能只是一个备受君王宠爱的小女孩,如今却要面对复杂的世事,更增添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怜惜。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通过对美人弹筝的描写,展现了她的才情和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她命运的关怀和感慨。诗中既有对美人外貌和才艺的赞美,也有对她身世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d4ae0771d129e7adf3b.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