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大家都搜:
投所思译文
在长安憔悴不堪,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漂泊的灵魂和困顿的命运,让我自己也相互怀疑。满眼都是碧绿的山峰,却看不到归乡之日,孤单地躺在沾满红尘的床上,常常泪湿衣襟。精美的雕琢,恐怕也只能让郢地的工匠白费力气;病入膏肓,恐怕连秦国的名医也无能为力。人活七十,如今已过三十,从此以后,凄凉惶恐的境况真是不敢想象。
投所思注释
投所思讲解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罗隐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长安漂泊无依,身世凄凉的感慨。
首联“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心境。诗人身在繁华的长安,却形容憔悴,不知所为何来,一个“憔悴”和一个“何所为”包含了多少失落和迷茫。漂泊的灵魂和困顿的命运,让他自己也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
颔联“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痛苦。满眼都是碧绿的山峰,却看不到归乡之日,这种景象更增添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孤单地躺在沾满红尘的床上,常常泪湿衣襟,可见诗人内心的悲苦。
颈联“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绝望。“雕琢只应劳郢匠”典出《庄子·徐无鬼》,比喻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赏识。“膏肓终恐误秦医”则表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尾联“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已经过了三十,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等待自己的,恐怕只有更加凄凉惶恐的境况。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读来令人动容。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和心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也反映了晚唐时期一些知识分子的困境和迷茫。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9ef20eaed3722a13ec0.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