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新的诗>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

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李新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全诗,李新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古诗,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翻译,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新

何以送之山前月,千里随人光不灭。
何以赠之岭上云,出入无心疑似君,何为自比阳城逐,边老日高快便腹。
次山曲爱道州民,昔日乱离今太平。
后来宾光无短瘠,帐里先生犹七尺。

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译文

用什么来送别你呢?就用这山前的明月吧,即使远隔千里,月光也会追随着你而不消逝。

用什么来赠别你呢?就用这山岭上的云彩吧,它无拘无束,自由出入,仿佛就是您的化身。

您又为何自比当年被贬的阳城呢?即使年老体衰,也能在道州施展抱负,造福一方。

您像次山先生那样热爱道州百姓,使这里从昔日的战乱离散走向今日的太平安宁。

希望您在道州能受到礼遇,没有困顿和贫乏,人们依然敬重您这位学识渊博的先生。

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注释

  • 柳慎徽:诗人朋友,将赴道州担任教授。
  • 道州:唐代州名,在今湖南道县一带。
  • 教授:古代学官名。
  • 何以:用什么。
  • 山前月:山前的明月。
  • 岭上云:山岭上的云彩。
  • 出入无心:指云彩自由飘动,无拘无束。
  • 疑似君:好像是您。
  • 阳城逐:指唐代名臣阳城。阳城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
  • 边老日高快便腹:即使年老也能施展抱负,使百姓安居乐业。边,边远地区。日高,指太阳升高,比喻时间充裕,可以有所作为。快便腹,使百姓感到舒心。
  • 次山: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曾任道州刺史,有政绩,深得民心。
  • 乱离:战乱离散。
  • 后来宾光无短瘠:希望您在道州能受到礼遇,没有困顿和贫乏。宾光,指受到礼遇。短瘠,指困顿和贫乏。
  • 帐里先生犹七尺:人们依然敬重您这位学识渊博的先生。帐里先生,指学识渊博的先生。七尺,指身高,这里借指人的尊严和气概。

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讲解

这首诗是诗人李新为友人柳慎徽即将赴道州担任教授而作的送别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也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信任。

首联“何以送之山前月,千里随人光不灭”,诗人以明月作为送别之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明月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即使远隔千里,月光也会追随着友人,给予他力量和支持。

颔联“何以赠之岭上云,出入无心疑似君”,诗人又以山岭上的云彩作为赠别之物,赞美友人自由洒脱的品格。云彩无拘无束,自由飘动,仿佛就是友人的化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颈联“何为自比阳城逐,边老日高快便腹”,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自比被贬的阳城,即使年老也能在道州施展抱负,造福一方。这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友人能力的肯定。

尾联“次山曲爱道州民,昔日乱离今太平。后来宾光无短瘠,帐里先生犹七尺”,诗人以元结在道州的政绩为例,表达了对友人治理道州的期望。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元结一样热爱道州百姓,使道州从昔日的战乱离散走向今日的太平安宁,并希望友人在道州能受到礼遇,人们依然敬重他这位学识渊博的先生。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新[宋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961e26da20ccaf06b4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