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汉宫少年行>

汉宫少年行,李益汉宫少年行全诗,李益汉宫少年行古诗,汉宫少年行翻译,汉宫少年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轩。
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
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沈沈清吹繁。
平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
玉笼金锁养黄口,探雏取卵伴王孙。
分曹陆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
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舍宿桃根。
相逢杯酒一言失,回朱点白闻至尊。
金张许史伺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岂知人事无定势,朝欢暮戚如掌翻。
椒房宠移子爱夺,一夕秋风生戾园。
徒用黄金将买赋,宁知白玉暗成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
欲求四老张丞相,南山如天不可上。

汉宫少年行译文

你没看见皇宫禁卫军夜间在八个营屯里警卫,冬冬的街鼓声宣告着朝阳照耀着朱红色的宫门。

白玉台阶上持霜色仪仗的卫士们尚未散去,少年们就已列队进入铜龙门。

隐隐约约听到九重天上飘来的弦乐之声,宫中的滴漏声缓慢而沉重,清越的乐声繁杂。

天亮时策马奔驰在空旷的驰道上,呼唤着猎鹰,挟带着弹弓,穿梭于宫中的缭绕的宫墙间。

用玉笼金锁养着羽毛尚未丰满的雏鸟,掏鸟窝,取鸟蛋,陪伴着王孙公子。

分群分组玩着掷骰子的游戏,快速地掷出骰子,争先恐后地用笑语迎合取悦,喧闹无比。

极尽巧思地模仿优孟的滑稽表演,穿着儒服却像猴子戴帽子般地嬉戏胡闹。

傍晚时分,经过散发着香气的街道和热闹的柳市,到倡女的居所桃根处过夜。

偶然间因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而获罪,在白色的简册上被点上朱笔,罪名传到至尊耳中。

金张、许史等权贵窥伺着皇帝的脸色,王侯将相们没有谁敢发表议论。

哪里知道人事的变幻无常,早晨还在欢天喜地,晚上就可能悲戚难耐,像翻手掌一样。

椒房失宠,皇子被夺去宠爱,一夜之间秋风吹进戾园,凄凉一片。

即使想用黄金去求购文章以求自辩,又怎能知道白玉般的美好名声早已蒙上污痕?

端起杯子想要收回泼出去的水,水已经无法挽回;想要搬开柴草来避免火灾,火势却已更加猛烈。

想要寻求像商山四皓辅佐张良那样贤才的帮助,但隐居南山的高士像天一样高远,不可攀登。

汉宫少年行注释

  • 上宫:皇宫。
  • 警夜营八屯:指负责夜间警卫的八个营屯。
  • 冬冬街鼓:形容街鼓的声音。街鼓,古代在街道设置的鼓,用于报时或警戒。
  • 朝朱轩:指朝阳照耀着朱红色的宫门。朱轩,朱红色的车,代指朝廷或宫廷。
  • 玉阶霜仗:指白玉台阶上持霜色仪仗的卫士。霜仗,白色的仪仗。
  • 铜龙门:皇宫的门。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九天上:指皇宫深处。
  • 宫漏沈沈:指宫中的滴漏器走得很慢,时间流逝缓慢。
  • 清吹:指清越的乐声。
  • 驰道:古代帝王出行时专用的道路。
  • 缭垣:环绕的宫墙。
  • 黄口:指雏鸟,也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 王孙:王公贵族的子孙。
  • 陆博:古代一种掷骰子的游戏。
  • 分曹:分群,分组。
  • 快一掷:快速地掷出骰子。
  • 优孟:春秋时期楚国的著名艺人,以善于滑稽讽谏而闻名。
  • 儒衣嬉戏冠沐猿:穿着儒服却像猴子戴帽子一样嬉戏胡闹。形容行为与身份不符,装模作样。
  • 香街:散发着香气的街道。
  • 柳市:热闹的集市,也指妓院集中的地方。
  • 倡舍:妓女的住所。
  • 桃根:妓女的名字,这里代指妓女。
  • 回朱点白:在白色的简册上用朱笔点上记号,表示罪名。
  • 至尊:指皇帝。
  • 金张许史:指汉代显贵的四大家族,金日磾、张汤、许广汉、史丹。
  • 椒房:皇后的寝宫。
  • 戾园:指幽禁废太子的园子,也泛指凄凉的场所。
  • 买赋:指汉司马相如因病退隐,家境贫困,向人求情,写了一篇辞赋,然后向人求购,以换取生活费用。这里指用钱财求人写文章辩白。
  • 成痕:留下痕迹,指名声受损。
  • 持杯收水:端着杯子想要收回泼出去的水,比喻事已发生,无法挽回。
  • 徙薪避火:搬开柴草来避免火灾,比喻措施不当,反而使情况更糟。
  • 四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的四位著名隐士,辅佐太子刘盈有功。
  • 张丞相:指张良,汉初名臣,曾跟随刘邦打天下。
  • 南山:指终南山,是古代隐士常隐居的地方。

汉宫少年行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汉代宫廷少年放纵的生活和最终的悲惨结局,揭示了宫廷生活的无常和权势斗争的残酷。

诗歌前半部分描绘了少年们在皇宫中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享受着奢华的物质条件,玩乐嬉戏,追逐享乐。他们出入于铜龙门,驰骋于驰道,呼鹰逐兔,无所事事。他们模仿优孟的滑稽表演,穿着儒服却行为乖张,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然而,诗歌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描绘了少年们悲惨的结局。由于一句不慎之言,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即使是权贵之家,也无法左右命运,只能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一旦失宠,就会被打入冷宫,即使想用钱财买通关系,也无济于事。最终,他们想要寻求贤士的帮助,却发现已经无路可走。

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描写,揭示了宫廷生活的残酷和无常。少年们的生活看似奢华,实则充满了危机。他们身不由己,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一旦失宠,就会被打入深渊。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少年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宫廷权势斗争的批判。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场景和人物的形象。诗歌的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诗歌也运用了一些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8af0a74a60dac82357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