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李益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全诗,李益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古诗,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翻译,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广宣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译文

皇城与天上的仙境相连,中秋佳节,一夜秋风顿生凉意。

听着寺院里滴漏的声音,云雾消散之后,仿佛遥遥听见了上天的言语,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中。

高阁清凉,远离尘世,直通仙人的居所,承露盘高高耸立,超出皇宫之上。

有谁会问候我这独守愁闷的门外之人呢?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与我一同清谈赏月。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注释

  • 九重城:指皇城,古代帝王所居的都城。九重,形容城墙重叠高耸。
  • 天花界:指天上的仙境。
  • 三五:指农历十五,即中秋节。
  • 广宣:指诗中与李益联句的宣上人。
  • 行听漏声云散后:走动着听着滴漏的声音,等到云雾消散之后。漏声,古代计时工具滴漏发出的声音。
  • 遥闻天语月明中:遥遥地听见上天的言语,在明亮的月光之中。
  • 含凉阁:指寺院中清凉的楼阁。
  • 迥通仙掖:远离尘世,直通仙人的居所。迥,远。仙掖,仙人的居所。
  • 承露盘:古代宫殿中用来承接露水的器物,多为铜制,高耸于屋顶。
  • 上宫:指皇宫。
  • 谁问独愁门外客:有谁来问候我这一个独自忧愁的门外之人呢?
  • 清谈不与此宵同:指没有人与我一起在这美好的夜晚清谈赏月。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与广宣上人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于安国寺山庭院联句而作。诗歌描绘了中秋之夜安国寺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独自赏月、无人共语的孤寂之情。

前四句是广宣上人所作,描绘了安国寺的仙境氛围。“九重城接天花界”,极言寺庙的地理位置之高,仿佛与天上的仙境相连。“三五秋生一夜风”,点明了中秋之夜的节令特征,并以“一夜风”渲染了秋意。“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写诗人漫步寺中,细听漏声,待云雾散去,仿佛听到了上天的言语,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中,营造了一种清幽、神秘的意境。

后四句是李益所作,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继续描写寺庙的高旷清幽,更胜皇宫。“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笔锋一转,诗人感叹自己如同一个独自忧愁的门外之人,在这美好的夜晚,却无人与自己一同清谈赏月,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之情。这两句与前四句的清幽景象形成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落寞。

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精炼,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李益在中秋之夜的孤寂之情,也反映了他高洁孤傲的 personality。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22b907a48f461a9d23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