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大家都搜:
赋得浮桥译文
河岸弯曲,并非绵延千里,浮桥倾斜,排列不似北斗七星。 为了迎接皇帝的车驾,桥身暂时降低,遇到汹涌波浪,又会升高令人心惊。 水波摇荡,彩绘的船头也随之舞动,缆绳转动,像锦绣花朵般缠绕。 浮桥的影子,随着车轮的远近而变化,桥身的沉浮,适应着行人的轻重。
赋得浮桥注释
赋得浮桥讲解
这首《赋得浮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作品,描写了浮桥的景象,并巧妙地融入了对君王的歌颂。
首联“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描绘了浮桥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诗人用“岸曲非千里”说明河流的弯曲程度,为浮桥的出现提供了空间背景。“桥斜异七星”则点明浮桥并非笔直,而是略带倾斜,与天上的北斗七星不同,暗示了浮桥的独特之处。
颔联“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描写了浮桥的功能和特点。浮桥为了迎接皇帝的车驾,桥身会暂时降低,方便通行;而当遇到汹涌的波浪时,桥身又会升高,令人感到惊险。这两句既写出了浮桥的实用性,又突出了它的动态变化。
颈联“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则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浮桥的细节。水波摇荡,彩绘的船头也随之舞动,缆绳转动,像锦绣花朵般缠绕。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
尾联“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进一步强调了浮桥的功能。浮桥的影子随着车轮的远近而变化,桥身的沉浮适应着行人的轻重。这两句既体现了浮桥的实用性,也暗示了君王治理下的社会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浮桥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同时也表达了对君王的歌颂之情。诗歌语言精炼,意象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对浮桥功能的强调,也暗示了君王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思想。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51e369d4067e7636cb0.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