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世民的诗>伤辽东战亡>

伤辽东战亡,李世民伤辽东战亡全诗,李世民伤辽东战亡古诗,伤辽东战亡翻译,伤辽东战亡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世民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伤辽东战亡译文

奉诏出征,刚刚开始率军作战。将士们如同鱼儿抖擞精神准备跃出水面,又像雄鹰展开翅膀迎风飞腾。可惜我尚未施展出奇谋妙计,就因功亏一篑而失败。将士们保全性命的智谋并非缺乏,但他们为了尽忠报国,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伤辽东战亡注释

  • 凿门:指开凿城门,比喻奉诏出征。
  • 奉律:奉诏令。
  • 仗战:率军作战。
  • 始临戎:刚刚开始面对战争。
  • 振鳞:鱼抖动鳞甲,形容奋发的样子。
  • 跃浪:跳出水面。
  • 骋翼:张开翅膀。
  • 凌风:迎着风。
  • 六奇术:指古代兵法中的奇谋妙计。《六韬》中有所谓“六奇”。
  • 一篑功:比喻功亏一篑。《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防身:保全自身。
  • 岂乏智:难道缺乏智谋吗?反问,表示不缺乏。
  • 殉命:牺牲性命。
  • 有馀忠:有剩余的忠诚,意为非常忠诚。

伤辽东战亡讲解

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辽东战争时期所作,追悼阵亡将士。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将士们出征时的英勇形象和为国捐躯的忠诚精神。

首联“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点明了出征的背景和时间,表明将士们是奉诏出征,刚刚开始面对战争。颔联“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将士们比作跃出水面的鱼和迎风飞翔的雄鹰,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奋发有为、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颈联“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表达了对战争失利、将士阵亡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并非由于将士们无能,而是因为未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功亏一篑。尾联“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进一步赞扬了将士们的忠诚。诗人认为,将士们并非缺乏保全自身的智慧,而是为了尽忠报国,甘愿牺牲性命。

整首诗语言精炼,感情深沉,既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又赞扬了他们的英勇和忠诚,体现了诗人对将士的深切关怀和爱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代价,引发人们对和平的思考。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494e605cd43a21acd3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