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大家都搜:
经译文
汉朝时,鸿儒辈出,学问兴盛,如同邹衍讲学般阐明大义。 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被广泛传扬,孔子的三百条礼仪也得以确立。 身着青紫官服如同拾取芥菜般容易,堆满籝囊的黄金也显得毫无价值。 谁能知道,胸怀卓越才辩的人,能再次高居讲席,成为群英之首呢?
经注释
经讲解
这首诗歌颂了汉朝时期儒学的兴盛和人才的辈出,以及对真正有才学之士的赞扬。诗人通过对汉朝鸿儒、邹衍讲学、老子《道德经》和儒家礼仪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文化繁荣的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只追求高官厚禄之人的鄙视,以及对怀有卓越才辩、能够引领时代的人才的推崇。
诗的前四句主要描绘了汉朝时期文化兴盛的景象。“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点明了汉朝时期学者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对弘扬儒家思想的贡献。“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则具体说明了当时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儒家的礼仪制度。
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看法和价值观。“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在真正有才学的人眼中,高官厚禄并不重要,如同拾取芥菜和堆满籝囊的黄金一样,毫无价值。“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胸怀卓越才辩、能够引领时代的人才的期盼和赞扬。诗人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够再次登上讲席,成为群英之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汉朝时期文化兴盛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才的赞扬,诗人表达了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期盼,以及对真正有才学之士的尊重。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4b309f315634d7be589.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