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李弥逊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全诗,李弥逊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古诗,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翻译,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暑风无力上襟裾,雁序冲烟入翠虚。
小憩净莲开梵境,偶闻密竹话真如。
倦游政似知还翼,便静聊同得计鱼。
不为寻思问心法,是翁心外已无馀。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译文

暑热的风也变得无力,吹不动衣襟,成群的大雁冲破云雾,飞入青翠的山林深处。 在盛开着洁净莲花的寺庙中小憩,宛如进入了清净的佛国,偶尔听到僧人在茂密的竹林中谈论着佛教的真谛。 我倦于宦游,就像知道回家的鸟儿一样,羡慕你的隐居,如同快乐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我不是为了思考佛法才来这里的,而是因为像您这样的高人,心中已经没有其他杂念了。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注释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来写诗。
  • 尚书兄:指作者的兄长,官至尚书。
  • 青原:指江西吉安的青原山,有著名的青原寺。
  • 襟裾(jīn jū):衣襟。这里指衣物。
  • 雁序:雁群飞行的行列,比喻有秩序。
  • 翠虚:青翠的山林深处。
  • 梵境:指佛寺,佛教境界。
  • 真如:佛教用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
  • 倦游:厌倦宦游。
  • 知还翼:知道回家的鸟的翅膀,比喻归隐之心。
  • 得计鱼:比喻隐居的快乐。
  • 心法:佛法,佛教的修行方法。
  • 是翁:指尚书兄。
  • 心外无馀:心中没有其他杂念。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讲解

这首诗是李弥逊次韵其兄同游青原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兄长清静无为的敬佩之情。

首联描写了青原山的景色,暑热渐消,雁群高飞,为整首诗定下了一种清幽淡远的基调。颔联描写了在寺庙中的感受,莲花盛开,僧人谈禅,更显佛门清净。颈联用“知还翼”和“得计鱼”两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点明主题,诗人并非为了参禅悟道而来,而是敬佩兄长心无杂念的境界。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青原山景色的描写,也有对佛理的感悟,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用典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知还翼”和“得计鱼”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469e9cb341cb852d1d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