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李弥逊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全诗,李弥逊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古诗,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翻译,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筠笼百里故人情,多病文园眼倍醒。
未放茶瓯三百颗,梦魂先过小长汀。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译文

故人从百里之外送来一笼荔枝,这番情意令人感动。我久病缠身,司马相如般的文人如今却因这荔枝而精神倍增,眼睛也变得明亮。还未将这三百颗荔枝放入茶碗细细品尝,我的梦魂早已飞过那长汀,回到了故乡。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注释

  • 筠笼:用竹子编成的笼子,这里指装荔枝的竹笼。
  • 文园: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他曾为梁孝王的文园客,后因病辞官。这里用以自比,作者当时也身患疾病。
  • 茶瓯:茶碗。
  • 小长汀:指作者的家乡,具体地点需要根据作者生平考证。汀,水边平地。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讲解

这首诗是李弥逊收到友人赠送的荔枝后,因思念家乡而作。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点明题意,写友人从远方送来荔枝,表达了对故人的感激之情。“筠笼百里故人情”,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荔枝的来源和蕴含的深厚情谊。

颔联写自己因病而精神不佳,但收到荔枝后却感到精神焕发。“多病文园眼倍醒”,以司马相如自比,既表现了自己久病缠身的境况,又通过“眼倍醒”突出了荔枝带来的惊喜和活力。

颈联和尾联进一步抒发思乡之情。“未放茶瓯三百颗,梦魂先过小长汀”,诗人还未品尝荔枝,就已经开始神游故乡,可见其思乡之切。这两句将味觉感受与梦境相结合,虚实相生,更显情意绵长。

全诗以荔枝为线索,将故人情谊和思乡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中运用了典故,如“文园”,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读来亲切感人,是一首抒情佳作。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f7944eae4540f9a64a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