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陪杖屨,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大家都搜:
半月陪杖屨,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别游天台云卧往译文
半个月来与你拄杖漫步,形影相随,这次离别,这份情谊怎能忘记? 平生难得你我如此知心,虽各奔东西,却会一直相互挂念。 这次出游天台是天意使然,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在檐下听雨,彻夜长谈。 旅途中能结识你这样的知心朋友,身在异乡也如同回到家乡一般温暖。 为何这样匆忙就要离别呢?你要乘船前往天台山。 我知道你喜爱奇特的景色,那赤城山上定有绚丽的霞光。 或许你会遇到五百罗汉,请代我问问他们我的行踪去向。 我的诗风依旧清瘦硬朗,只是双鬓已染上岁月的风霜。
别游天台云卧往注释
别游天台云卧往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天台之行的美好祝愿。
诗歌前半部分回忆了两人相处的短暂而愉快的时光。“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开篇点明送别,用“半月”与“情讵忘”形成对比,更显情深。“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友谊的珍贵。作者回忆了与友人在天台山相遇、相知的场景,表达了旅途结识知己的喜悦之情。“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一句,将朋友比作家乡,更见真挚。
诗歌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表达了对友人匆忙离去的惋惜。“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则表明了作者了解友人的志趣,并预祝他能在天台山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一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希望友人能代自己向天台山的罗汉问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结尾“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则表明了作者虽饱经风霜,但诗人的本色依旧未变,也暗示了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细腻,将离别之情、友谊之深、对友人的祝愿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叹融为一体,读来令人感动。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用“半月”的短暂与“情讵忘”的深刻形成对比,用“旅行得心朋”的喜悦衬托出“如何遽此去”的惋惜。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439126a2a121e9fc3c1.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