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利登的诗>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

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利登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全诗,利登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古诗,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翻译,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利登

宝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
万古不收雨,四时长是秋。
树寒烟半拥,山湿雾长流。
独我思归苦,无因到上头。

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译文

前往宝陀山的十里路途,今日多么想与你一同游览。 传说这里永远不会下雨,一年四季都像是萧瑟的秋天。 树木在寒烟中半遮半掩,山峦因潮湿而雾气长久弥漫。 只有我独自思念归家之苦,却苦于没有缘由到达山顶。

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注释

  • 宝陀: 指浙江普陀山,佛教名山,观音菩萨道场。
  • 十里路: 指从某处到普陀山的距离,此处泛指一段路程。
  • 此日: 今天。
  • 想同游: 想要一同游览。
  • 万古不收雨: 形容普陀山气候特殊,传说中常年不下雨。收,停止。
  • 四时长是秋: 一年四季都像是秋天,形容环境的萧瑟。
  • 树寒烟半拥: 树木在寒冷的烟雾中半遮半掩。
  • 山湿雾长流: 山峦潮湿,雾气长久弥漫。
  • 独我: 只有我。
  • 思归苦: 思念家乡的痛苦。
  • 无因: 没有缘由,没有机会。
  • 上头: 指普陀山的山顶。

宝陀清赏夙慕展游愿不从心因成小咏讲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未能如愿游览普陀山的遗憾之情和思乡之苦。

首联点明地点和未能同游的惋惜。“宝陀十里路,此日想同游”,诗人开篇点题,道出本想在今天一同游览普陀山,可惜未能如愿。“想同游”三字,透露出诗人未能与友人同游的遗憾。

颔联描写普陀山的环境特征。“万古不收雨,四时长是秋”,诗人描写普陀山的气候特征,传说这里永远不会下雨,一年四季都像是萧瑟的秋天,烘托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颈联继续描写普陀山的环境。“树寒烟半拥,山湿雾长流”,诗人描绘了普陀山寒烟弥漫,雾气缭绕的景象。树木在寒烟中半遮半掩,山峦因潮湿而雾气长久弥漫,更显出环境的清冷幽静。

尾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苦和无法到达山顶的无奈。“独我思归苦,无因到上头”,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独自思念家乡的痛苦,却又苦于没有缘由到达山顶的无奈。这既是对未能游览普陀山的遗憾,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全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利登[宋代]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232bcc2a999ead9c19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