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柳永的诗>浪淘沙令(歇指调)>

浪淘沙令(歇指调),柳永浪淘沙令(歇指调)全诗,柳永浪淘沙令(歇指调)古诗,浪淘沙令(歇指调)翻译,浪淘沙令(歇指调)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柳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浪淘沙令(歇指调)译文

有一位姿容出众的美人,体态轻盈如飞燕。她身上佩戴的环佩,随着她轻快的步伐,在华丽的坐垫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乐声紧凑,她跟随红袖歌女的节拍起舞,身姿如风中杨柳般婀娜。

她穿着轻柔的裙子,舞动时发出簌簌的声响,舞姿巧妙而新颖。一曲舞罢,她独自站立,轻轻拂去身上的香尘。她那紧蹙双眉的样子,大概就像是娇弱的西施感到困倦了吧。

浪淘沙令(歇指调)注释

  • 浪淘沙令:词牌名,又名“浪淘沙”、“卖花声”。
  • 歇指调:是一种古老的音乐曲调。
  • 人人:指姿容美好的人。
  • 飞燕:指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以体态轻盈著称。
  • 急锵(qiāng):形容环佩发出的声音清脆急促。
  • 环佩:佩戴在身上的玉饰,走路时会发出声响。
  • 华裀(yīn):华丽的坐垫。
  • 促拍:紧凑的节拍。
  • 红袖:指穿红衣的歌女,这里代指歌女。
  • 簌簌(sù sù):形容轻微的声音,这里指裙子舞动时发出的声音。
  • 尖新:新颖,别致。
  • 敛香尘:拂去身上的香尘。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相传她有捧心皱眉的姿态,非常动人。
  • 眉黛(dài):用黛画的眉毛,这里指眉毛。
  • 双颦(pín):双眉紧蹙的样子。

浪淘沙令(歇指调)讲解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人的舞姿和神态,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娇柔。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美人的外貌和舞姿。“有个人人。飞燕精神。”开篇点明美人姿容出众,体态轻盈。“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几句则描绘了她舞蹈时的情景,环佩声响,舞姿婀娜,令人神往。

下片则进一步刻画美人的神态。“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写她舞姿的轻盈巧妙,以及舞后的仪态。“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以西施作比,形容美人娇弱的神态,令人怜爱。

整首词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将美人的美丽和娇柔刻画得淋漓尽致。词的意境优美,情调婉转,表达了作者对美人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词中对美人舞姿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歌舞升平的景象。

柳永[宋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426e890fba507470d7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